时间:2020-01-22 00:48:18
1、选择题 北魏孝文帝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他最不可能研究过的诗句有?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④“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2、判断题 孝文帝颁布的均田令的内容不包括
[? ]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州刺史牧民之官,自顷以来,遂各怠慢,纵奸纳赂,背公缘私。致令贼盗并兴,侵劫滋甚,奸宄之声屡闻。”
——《魏书·高祖纪二》
材料二 丁卯,诏日:“置官班禄,行之尚矣;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朕宪章旧典,始班俸禄……班禄以十月为始,季别受之。旧律,枉法十匹,义赃二十匹,罪死;至是,义赃一匹,枉法无多少,皆死。仍分命使者,纠按守宰之贪者。……三载一考,考即黜陟,上上者迁之,下下者黜之,中中者守
其任。”
——《资治通鉴》
材料三 受禄者无不局(恐慌害怕),赂殆绝。然吏民犯他罪者,魏主率宽之,疑罪奏谳(审核)多减死徙边,岁以千计。都下决大辟(判处死刑),岁不过五六人;州镇亦简。
——《魏书·刑罚志》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北魏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导致这种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为解决材料一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北魏采取了哪些措施?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跋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自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跋澄的回答是:“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二
5、判断题 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其战书写道:“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以上言论反映了
[? ]
A.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B.鲜卑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
C.少数民族侵扰北魏
D.北魏统治下各民族之间的混战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