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五)

时间:2020-01-22 00:46: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从该图的烟标中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中国打破了美苏核技术垄断
B.中国完成了“两弹一星”的研制战略
C.中国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航天大国
D.中国开始了探月工程的伟大战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起飞的主要条件,不包括
A.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
B.对经济实行宏观管理
C.积极发展转口贸易
D.工业布局基础良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基本史实和逆向思维能力。经回顾战后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历史条件可知ABD三项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表为“文革”期间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这些数据表明?

?年份
? 1967
? 1968
? 1973
? 1975
比上年增长
?一9.6%
?一4.2%
? 9.2%
? 11.9%
?
A.“文革”时期工农业产值时落时起
B.“文革”对工农业生产的冲击是有限的
C.九一三事件后,经济迅速回升
D.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时经济迅速回升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从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表格中有两个时期经济迅速回升,这是由于周恩束、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的努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著名作家周立波1957年的《山那面人家》中说:“青春、健康,无挂无碍的农业社里的生活,同男子同工同酬的满意的工分……无一不是她们快乐的源泉。”这里的“农业社”是指? (  )。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农民的个体经济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农村的基层行政组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从材料的时间“1957年”“工分”等关键信息可知,当时完成了对农业的改造,即实行农村生产合作社,实现了由农民的个体经济转变为国有经济体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人民公社化开始于1958年。改革开放之后不断完善农村的基层行政组织。所以答案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下列论断表述错误的是(?)
A.1949年新中国成立,正式确立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文革”严重破坏了中国的民主与法制
C.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是基层民主选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政治制度。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通过《共同纲领》,初步建立了政协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1954年建立的,不是1949年建立的。因此答案为A。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