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20-01-22 00:41: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材料一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会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我们必须记得,世界历史上享有相当长期和平的惟一时期,是势力均衡存在的时期。在某一国家与其潜伏竞争者相继强大时,就会出现战争的危险。因此我相信美国要维持强势的世界。如果我们有强大、健康的美国、欧洲、苏联、中国和日本,各自制衡,不要相互抵制,甚至能够均衡,我相信世界将更美好、更安全。——尼克松在1972年1月3日出版的
《时代周刊》专访中的讲话
材料三 在冷战结束的初期,多极化曾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事实上从90年代中期以来,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一些反转,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美国与其他多数世界主要力量的差距被拉大,而且越来越奉行更倾向于单边主义的政策,甚至一些美国人认为现在是一个单极世界。——倪峰《关于多极化的一些思考》
材料四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霸主地位减弱、国际影响力下降。……与此同时,中国和平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快速崛起,八国集团的作用逐渐被二十国集团取代,多极化论再受重视。——俞邃《当今世界格局仍呈多极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当时外交政策的核心,简析该政策对当时世界格局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尼克松时代世界格局出现的新变化。与材料一相比,两者的外交政策有何异同?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冷战结束初期多极化“较好的发展势头”的表现,并分析90年代以来“美国与其他多数世界主要力量的差距被拉大”的原因。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今天世界格局的认识。


参考答案:
(1)核心:遏制共产主义(苏联);谋求世界霸权。影响:形成了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冷战格局)。
(2)变化:出现了多极化趋势。相同:维护美国霸权,维护国家利益。不同:杜鲁门——遏制;尼克松——制衡(均衡)。
(3)表现:欧盟成立;中国的崛起;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原因:美国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4)认识: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多极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综合国力决定了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


本题解析:考查世界格局的演变。(1)问材料一是杜鲁门主义,据此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回答当时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是遏制苏联以谋求世界霸权,为此实行冷战,形成了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2)问尼克松认为世界出现了美国、欧洲、苏联、中国和日本等几个强大力量,即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美国外交政策由遏制变为均衡,但其维护美国霸权的本质不会改变。(3)问要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表现”如欧盟、中国、日本、不结盟运动崛起等,“原因”在于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增强、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等。(4)问对多极化的认识,要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过程、原因等角度思考。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索马里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1991年,当地的索马里政府被推翻。之后,这个非洲之角的国家一直处于战乱状态。由于贫困和连年的战乱等原因,亚丁湾、索马里海城的海盗问题日益严重,威胁了国际重要航道的安全。联合固安理会依据《联合固宪章》做出协议,授权外国军队与索马王过渡政府合作打击海盗。 目前,已有欧盟、芙固、俄罗斯、印度等派出舰只在亚丁湾加强巡逻。而中国海军南海舰队也先后组织了中国的索马里海域远洋护航行动。

请对中国海军参与国际社会打击索马里海盗作出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答案: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授权(或“维和”)活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打击海盗,维护地区安全,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展示中国的海军实力,提高国际影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2分)解读和运用材料解决问题,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他(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在1946年初就写道:“想和俄国人共同统治德国,只能是痴心妄想。同样痴心妄想的,是认为俄国人会和我们一起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礼貌地撤出,然后在这个真空中产生一个健康又和平,稳定又友善的德国出来。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在我们的德国部分建立一种独立的形式,让它具备足够的满足,足够的安全和足够的优势,不受制于来自东方的威胁……宁肯要一个分裂的德国,至少让其西部成为对付极权主义势力的缓冲器,也不要一个势力范围直达北海的统一的德国。”
【材料二】苏联对美国的评价是,美国企图把德国和欧洲拉进资本主义阵营,成为它的卫星国。在反对希特勒德国的战争中形成的“不自然的联盟”业已烟消云散,东西方的冲突从此开始。……作为对立物,斯大林创立了“两大阵营理论”:一方面是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朝着一个公平社会的和平发展和它的壮大,旨在制止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①材料一中美国冷战政策主要表现。根据材料二说明苏联采取与美国对峙政策的主要原因。(4分)
②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分别简述图三和图四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4分)



图三:柏林墙拆除后的遗址
图四:国际格局变化结构图
③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二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主要线索,并指出其中最具客观性的三种材料类型。(4分)


参考答案:①冷战政策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约组织形成。原因:制止美国。(4分)
②图三:德国统一,两极格局逐渐解体。图四:当今国际格局的基本特征是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和中国成为当今主要国际力量(答“一超多强”亦可)。(4分)
③线索:两极格局的建立到解体,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到加强。类型:遗址、原始照片或影视材料、原始材料等。(4分)


本题解析:①从政治、经济、军事等角度概括美国冷战政策表现:如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约组织形成。根据材料二“作为对立物,斯大林创立了两大阵营理论……旨在制止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说明苏联采取与美国对峙政策的主要原因。
②结合所学知识,图三反映的是柏林墙拆毁后德国走向统一,两极格局逐渐解体。图四反映的是当今国际格局的基本特征是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和中国成为当今主要国际力量(或“一超多强”亦可)。
③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二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主要线索,二战后初期两极格局形成,六十七年代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吗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其中最具客观性的三种材料类型:遗址、原始照片或影视材料、原始材料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联合国安理会对由美国和英国提出的有关缅甸问题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时,由于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投了反对票,该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在表决前作解释性发言时表示,缅甸问题本质上仍是一国内政,缅甸国内局势并未对国际与地区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这表明
①联合国安理会在重大问题上实行常任理事国一致的原则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④我国在安理会坚持实事求是和伸张正义的原则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早在1961年美国的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书中的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如今,书中的警告一一出现,这再次证明
[? ]
A.环境问题始于美国
B.只有靠科技才能征服灾难
C.预言的准确表明作者的聪慧
D.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