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古代史》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三)

时间:2020-01-22 00:31:0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史学家张岱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
A.内心世界
B.自然规律
C.社会规律
D.天的意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王阳明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天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在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斗志。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所示是1920年的一则报纸广告, 文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洋务运动兴起
B.实业救国热潮
C.工人阶级诞生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材料的关键信息“1920年、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大量对中国输出资本的同时,增加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人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清政府也调整政策,渝令各省办厂。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A洋务运动兴起和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都是在19世纪六十年代;C工人阶级产生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都和题干时间不符,故选B。
考点:实业救国思潮
点评:本题是一道典型的以报纸广告来立意的图文题。广告,在当今市场经济生活中随处可见,并悄然走进高考试题中,以其题型新颖、贴近生活、图文并茂,能很好地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解析比较、综合概括、知识迁移等能力。因此,在平时学习和备战高考时,要注意此类试题的训练和相关知识的积累以及能力的培养。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科举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
A.扩大了官吏来源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有利于世家大族垄断仕途
D.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科举制通过考试,择优选官,这对世家大族垄断仕途起了限制作用。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
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条件,注意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面考虑。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出现了剧烈的社会变革,在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中,各学派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著书立说,广收门徒,宣扬自己学派的观点。私学的兴起,有利于思想的多样化和传播,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中国
A.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B.重申和平共处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关系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联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抓住时间信息1954年。从信息“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邀请回访中国时”可以看出这是中缅关系。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同上述两国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这就大大消除了缅甸人对中国的恐惧。故选D。A不对,中缅关系不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C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方针;D是在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