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明治维新》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20-01-22 00:22: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皇为国家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天皇召集帝国议会,命其开会、闭会、停会、解散众议院。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材料二 天皇制——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政体来体现。日本自古至今,其国体经历了奴隶主政权、封建领主政权和资产阶级政权的阶段,但其政体表现形式——天皇制却延续未变,天皇制因此成为日本政治的最大特点。日本天皇制经历古代天皇制、近代天皇制及现代天皇制的不同发展阶段,在不同
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内容,并据此指出该宪法的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政治的最大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近代天皇制的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有人说,日本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这里的 “外部因素”主要是指( ?)
A.中下级武士破产
B.西南大名的强大
C.民族危机的加剧
D.倒幕运动的胜利



3、判断题  评述德川幕府时期锁国政策,你能从中能得出什么认识?



4、判断题  (15分)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归并各小都、乡邑、聚(村落)为大县。全国凡四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作三十一县),每县置一县令,掌管全县政事,消除领主政治的残余影响。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臣等所居即天子之土,臣等所牧即天子之民,安能私有乎?今谨收集版籍(注:“版”是指各藩的领地;“籍”是指领地上的人民)奉上,愿朝廷处置。
——摘自《萨、长、土、肥四藩主奉还版籍奏文》(明治二年)
朕惟值此更新之际,如欲内以保安亿兆,外以与各国对峙,宜使名实相副,政令归一。朕前听纳诸藩奉还版籍之议,新命各知藩事,使之各奉其职……今更废藩为县,务除冗就简,去有名无实之弊,无政令多歧之忧。
——摘自《废藩置县诏书》(明治四年)
(1)指出材料一所述的改革措施。据材料二,概括废藩置县的过程。(6分)
(2)据上述材料,归纳两场改革的共同内容。综合以上材料,分析说明这一改革内容在作用上的相似之处。(9分)
B.[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私人企业和私人的主动性应该成为“国家主义”的基础。然而,鉴于这个大民族和大国的整个需要,并且考虑到私人资本不能做很多事情,因此经济应该由国家控制。
——摘自凯末尔《土耳其国家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凯末尔认为,尽管考虑到私人企业和活动仍然是我们的基本主张,但我们的主要政策之一是国家积极关心涉及民族普遍性问题和重大利益问题,特别是国有经济问题。
——摘编自《现代土耳其》
材料二?到30年代末,土耳其全国铁制品生产的100%,钢制品生产的80%,水泥制品生产的55%,均被国有苏美尔银行所控制。而国有埃蒂银行则控制了土耳其全部的煤炭和铜矿生产。
——摘编自《危机中的土耳其:从国家主义到新殖民主义》
(土耳其由)1927年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仅占0.14%的比例,逐渐上升到了1939年的0.23%,成为在当时除了苏联和日本以外,工业发展速度在世界上最快的国家。
——摘自《现代土耳其的兴起》
(1)据材料一,概括凯末尔对私人企业的认识。(6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凯末尔的“国家主义”。(9分)



5、判断题  日本《养老律令·学令》中规定学校须行“释奠礼”,以祭拜孔子。该规定最可能出现在
A.公元6世纪,
B.公元8世纪
C.公元10世纪
D.公元12世纪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