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孔子有浓厚的参政意识,强调“学而优则仕”
B.孔子自汉代起就深受历代统治者的尊崇,被封为“文宣王”
C.孔子主张恢复周礼,维护奴隶制度的合法性
D.孔子晚年整理了一些古典文献,最著名的是《论语》
2、判断题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町能是
[? ]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
3、判断题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
4、判断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10分)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10分)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正在中国涌动。从《百家讲坛》吸引数亿观众后到《于丹〈论语〉心得》狂销300多万册,从古装影视剧热播到历史题材图书畅销,从人大成立国学院到北大、清华等高校开设“国学班”,从各地恢复祭孔到海外孔子学院遍地开花,从私塾重现到儿童读经……这一切似乎都表明曾经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正在回归。
(1)分析材料二中“传统文化正在回归”现象出现的原因。(4分)
材料二? 2009年9月26日,在中国古代“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55周年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宣布设立“孔子奖”。这项由济宁市申请设立的“孔子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最高级别国际奖项。这一首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国际最高级别的奖项,主要奖励世界上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和专家。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什么设立“孔子奖”奖励世界上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和专家?(4分)
(3)举例说明作为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对今天生活的借鉴意义。(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