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1-22 00:13: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近代,各国民主制度的确立初期历经了曲折发展的进程。“民主革命初造成功之后,被推翻的专制势力和专制制度的企图复辟,甚至实现复辟,应该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现象。”符合这一说法的历史现象曾出现在
①英国②美国③法国④中国
[? ]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清末“新政”未能挽救清朝灭亡命运的根本原因是
[? ]
A.“新政”只是骗局,没有真正实行
B.清政府借“新政”之名增加税收,引起人民反抗
C.列强反对中国实行“新政”,制造障碍
D.“新政”不能解决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材料一 1922年,梁启超说:“我们这十岁大的中华民国,虽然目前像是多灾多难,但他的禀赋原来是很雄厚的,他的环境又不是和他不适,他这几年来的发育已经可观,难道还怕他会养不活不成,养活了还怕没有出息吗?只求国民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别把志气衰颓下去,将来在全人类文化上,大事业正多着哩。”?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推荐序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对中华民国前十年发展的观点,结合史实进行论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二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写到:自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初,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0%和3%左右,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6%。

说明:上图为新中国1952—1983年国民生产总值曲线图(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绘制)。
(2)根据材料二可知,1952—1983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整体很快,但中间也经历了几次波折。结合史实,概括中国在时期Ⅱ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三 下图是1950年欧洲复兴计划宣传画。下方的等式意思是:欧洲复兴计划=和平+工作。画面上有一桥梁——由与计划相关的欧洲各国的国旗组成桥梁,连接着美国和欧洲。

(3)请结合史实谈一谈对这幅宣传画的寓意的理解。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四 中国、印度和某些西欧国家1980—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4)根据材料四概述肯尼迪对中国1980—2020年的经济发展状况的预测。简要分析其作出这样预测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梁启超认为中华民国前十年的发展多灾多难,但也取得许多进步。“多灾多难”: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北洋军阀进行独裁统治,割据混战;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等。“许多进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一定程度上维护民主共和;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巴黎和会拒签合约,开始在国际舞台上维护自己的利益。
(2)时期Ⅱ:经济先下滑后有得到恢复和发展。
? 原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自然灾害;苏联的背信弃义。后政府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八字方针和七千人会议)。
(3)寓意:马歇尔计划给欧洲带来和平的政治局面,以及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预测:中国经济将会保持连续、较高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将会超过英、法、德等国。
? 原因:中国结束“文革”错误,社会恢复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府重视科教;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器”、学“制”、学“思想”的三个阶段。作为这三个阶段标志性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B.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渐进过程。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师夷长技以自强”;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实行君主立宪制;20世纪初,资产阶级激进派发起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故选C。
点评:关于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历程。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地主阶级发起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近代史上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其主张是
[? ]
A、加强君主专制
B、建立内阁制
C、实行君主立宪
D、倡导民主共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