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1-21 23:57:0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53 年 12 月,中国政府同印度两国就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它作为处理中印关系原则被写进双方签署的协定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A.中印两国由此结成同盟关系
B.中国外交政策实现了明显转变
C.“一边倒”战略的重大胜利
D.大力推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是错误项,与史实不符。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建国初期倒向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当时的印度不是社会主义阵营里的国家,所以C项错误。中国开始推行“不结盟”政策是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以后,所以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材料一? 2009年7月11日,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逝世。季老热爱儒学,曾建议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将孔子抬出来”,因为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材料二?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一《朱子语类》
材料三?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以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材料四? 2009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的活动主题为“纪念先哲孔子,弘扬传统文化,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
请回答:
(1)请指出材料一中季羡林先生说“将孔子抬出来”的主要依据。(2分)
(2)材料二中主要提到哪些“理”?根据材料二说明理学为何又被称为“新儒学”?(4分)
(3)材料三提出了哪些新观点?它们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4分)
(4)你认为每年举办孔子文化节的意义是什么?假设你是设计者之一,请你帮助设计几项活动。(3分)


参考答案:(1)孔子创立儒家学说,经后代的改造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2分)
(2)天理:自然规律和封建伦理道德。原因: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4分)
(3) 新观点:?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
经济根源: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4分)
(4)意义:
有助于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有利于国际间文化交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活动言之有理即可,如拍摄以孔子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等。(3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为主题,涉及儒学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现代价值这一热点问题。第(1)问归纳孔子的重要思想,主要是从仁、德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可结合理学的新思想加以分析,材料“暑往寒来,川流山峙”是说的自然,“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则是封建伦理道德;第(3)问从黄宗羲的早期民主思想主要是反对君主专制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发展等方面归纳;第(4)问属于开放式设问,可多角度展开设计,如从弘扬传统文化,进行国际交流等角度进行分析。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儒家思想的内容。孟子主张民本、仁政,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此外,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西汉时期确立统治地位,唐宋三教合一后发展成宋明理学,并对日本等东亚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明清成为了官方哲学并出现了批判思想。在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中,儒家思想遭到彻底的批判。此外,儒家思想在每一个阶段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民主党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此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们的政治立场和主张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试结合当时政治形势的发展对这一过程加以叙述。


参考答案: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要求和平建国,民盟代表和其他民主人士参加了政治协商会议。
国民党破坏政协会议决议,先后制造“校场口血案”、“下关惨案”和“李闻血案”,并非法召开“制宪国大”。民盟等民主党派拒绝参加伪国大,反对其通过的伪宪法。
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于1947年强令解散民盟。次年初民盟在香港重建总部,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决裂,与共产党合作。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民主党派熟悉到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接受并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其领导人陆续到达解放区,并于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和有历史阐释能力。回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时间范围是从抗战胜利后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然后,以民主党派参加重庆政协,拒绝参加伪国大,同蒋介石集团决裂和参加新政协会为环节,结合当时政治、军事形势,理清民主党派政治立场和主张的演变过程。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对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之间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体现
B.经济区域集团对外不具有排他性
C.经济区域集团推动世界各国加入国际竞争
D.经济全球化将是经济区域化的最终归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一些地理位置相近、政治意愿趋同,但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在共同的机遇和利益的驱动下组成了区域经济集团。区域集团首先考虑的是本国或本集团的利益,往往置全球利益于不顾,明显具有排他性。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虽有差别,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美洲国家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职能的共同之处是  
A.加强成员国军事合作
B.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C.对抗其他的国家集团
D.促进社会与文化交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再现再认历史史实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比较历史史实的能力,可以用排除法,欧洲经济共同体是一个经济组织,没有军事功能,所以排除A、C两项;上海合作组织并非为了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故排除B;区域性国际组织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国家为了共同利益和共同政策而结成的国际组织,在区域组织中,有些是政治性的,有些是专门性的,从其基本活动来看,不仅具有政治方面的职能,也具有调整和促进本区域内社会、经济和其他有关专业方面的作用,所以D项符合题意;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