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20-01-21 23:55:3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让学生们感受灿烂的中外文化的魅力,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
展览一 中外名画鉴赏




(1)如果你是解说员,请简介这两幅画的艺术风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览二 中外文学荟萃
(2)下表是展览中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


展览三 中外科技博览
(3)飞天梦想是人类不懈的追求,完成下表:




2、判断题  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取得的是?
[?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D、中国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3、判断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对此,新华社发表电文:“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当时的国际格局是美苏两极格局
B.这次卫星发射成功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主观努力分不开
C.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无产阶级
D.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材料二 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袁隆平闻言挥动着满是老茧的双手说:“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
材料三 公元9年,西汉时期的神话故事叙述了嫦娥奔月的情景,被记载在《汉书?艺文志?淮南子》篇中。366年,敦煌石窟开始建造,“飞天”从此成为人类石刻绘画艺术中精彩而不朽的形象。1390年,明朝人万户,为了实现飞向天空的梦想,双手举一大风筝,坐上背后绑了47支火箭的椅子,勇敢地进行火箭送他上天、风筝帮他落地的实验。结果,他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火箭登天的牺牲者。 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嫦娥”从此奔月去。
材料四 政府科技经费的投入,从1955年的3?800万元猛增到1997年的961亿元,所取得的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在1997年即达到3.1万项。
——《中国现代史纲》
请回答:
(1)建国初期,我国政府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决策,结合材料一说出“两弹一星”的含义是指什么?其研制有何重要影响?你认为“两弹一星”精神内涵应该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对人类有什么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为中国人的探月历程拟定一个标题,并简析“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以上材料和你的认识,谈谈科技发展需要哪些条件?科技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和国家地位的关系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