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20-01-21 23:50: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世纪新中国的下列事件,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入太空
③中央提出调整八字方针
④中国恢复高考制度?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②①③
D.③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可知,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1964年;②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入太空,是1975年;③中央提出调整八字方针,是1960年提出的;④中国恢复高考制度,时间是1977年。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此题为排列式选择题(先后顺序式选择题)。根据题目要求,把一些历史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顺序,特别是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其形式有序号式和非序号式两种。解答此类选择题可采取首尾两端法(从头或从尾判断),即先确定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如能确定最早或最后一个,即使其中个别时间未掌握,也有可能选出正确答案,或大大提高命中率。能否准确、牢固掌握时间概念是答好此种题型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如下图所示《苏格拉底之死》,说明该图反映的一种精神是

A.遵守法律、捍卫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等人文主义精神
B.反对寡头政治,支持民主、提倡自由、平等的勇敢的牺牲精神
C.尊重习俗和法律,反对违反自然的法律、习俗和伦理的献身精神
D.遵守法律、反对宗教束缚,为捍卫新兴的人文主义,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倡导法律致上、思想自由等人文主义精神,临死之前依然坚持自己的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大化改新跳跃式地实现了日本历史上一次重大飞跃,这里“飞跃”的实质是
A.建立了天皇制度
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打破了氏族豪族的特权
D.确立了封建社会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各选项,A、B、C三项的飞跃仅限于制度的完备或斗争的胜利,而D项涉及到社会制度的演进,故选D项。
点评:大化改新是645年发生的古代日本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废除大豪族垄断政权的体制,向中国皇帝体制学习,成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在经济上实行班田制等,在日本历史上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生产的发展,促使很多豪强地主贵族通过各种方法获得大量土地,建立起庄园。随着封建兼并的进行,到10世纪中期,农民大批破产,庄园数量越来越多,国家已无田可班,班田制被废除.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美国学者史景迁在《追寻现代中国》的序言里写道:“从1600年以后,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命运,就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了,不得不和其他国家一道去搜寻稀有的资源,交换货物,扩大知识”。导致上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 ]
A.中国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该学者不了解中国历史
C.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D.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推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漫画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某些现象。下列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A.以谈判、协商解决国际贸易争端
B.WTO具有调节国际贸易争端的作用
C.降低关税是双方谈判的焦点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缩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国家坐在谈判桌前,可知A项符合图片信息,从图中的“WTO”“减低关税”等信息可知B、C两项符合图片信息,故A、B、C三项解读正确,排除;在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的绝对优势,成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因此D项表述错误,故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