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1-17 02:25: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据图分析,到1938年9月,德国的疆界已包括下列哪些地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当德国于1940年横扫低地国家和阿登高原时,是在3034架飞机、2580架坦克、1万门大炮和4000辆卡车的配合掩护下进行的。但在法国崩溃后短短几年内,美国却制造出

军用飞机
296429架
坦克
102351辆
大炮
372431门
卡车
2455964辆
军舰
87620艘
货船
5425艘
飞机炸弹
5822000吨
小武器弹药
44000000000发
1943年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元帅举杯祝酒时说:“为美国的生产干杯,没有美国的生产,这场战争就会失败!”
材料二: 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著名的论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斯特朗又反问了毛泽东一句:“如果美国政府决定使用原子弹干涉呢?"毛泽东回答:"原子弹也是纸老虎,决定战争胜利的是人民,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美国为什么能够获得斯大林如此高的评价?(6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综合分析影响战争胜败的因素有哪些。(9分)


参考答案:
(1)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经济实力跃居世界首位;现代战争的胜负极大的依赖于参战国的工业生产能力;美国在二战中生产出大量战争物资,极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实力(任意三点6分)
(2)交战双方的工业水平、综合国力;先进的武器装备;人心的向背(或人民的支持);正确的作战方针和指挥;交战双方的科技实力;军队的管理水平(任意三点9分)


本题解析:(1)二战中美国生产了大量的军事装备,成为了民主国家的兵工厂,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美国的巨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也为斯大林所赞扬。(2)现代战争虽然强大的军事实力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此外,更重要的还有战争的性质和人心相背、正确的战略战术、军队的管理水平等都会对战争造成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日本法西斯与德国法西斯相比,最突出的区别是?
A.具有明显的军国主义倾向
B.完全背弃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C.不是由垄断资产阶级支持的
D.没有政党形式的法西斯组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他们大规模重整军备的计划和惊人的侵略行径急剧地改变了势力均衡。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徒劳无益地企图向现状挑战的唯一的修正主义国家;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也给修正主义运动增添了力量,导致了一个全新的力量布局。由于英国、法国,及其欧洲大陆盟国坚持维护现状,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努力要求改变现状,因五年计划而变得强大的苏联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发展起来了。?   ? ?
——引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 绝大多数德国人都是修正主义者,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赔款、波兰走廊(穿过普鲁士的狭隘的出海口,据条约划归波兰)、对于武装部队的限制以及把讲德国语的地区从祖国划分出去等做法,是不会被永远忍受下去的。    
——引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 1919年以后的德国,从潜力上来说,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大国。……经过几年的“正常”生活以后,它将再一次提出德国的强大问题。……1929年,德国工业生产再次赶上了英国和法国,钢产量达1600多万吨。(同期英法的钢产量分别为979万吨和971万吨)
——引自《世界现代史》上册
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其中的“修正主义”指什么?德国成为“修正主义”的历史原因与日本、意大利是否相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三,说明德国为什么将不再“忍受下去”? 这种状况反映了什么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一对“三足鼎立”局面的分析是否有道理?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力图打破一战后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限制。不完全相同。日本和意大利不是一战的战败国,德国是战败国,在该体系中受到宰割和制裁,纳粹党在国内煽动复仇情绪,得到广泛支持。
(2)一战后德国经济逐渐恢复,又成为超过英、法的世界工业强国;德国经济实力与它在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中的地位不平衡,必然要求改变其地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
(3)有道理。作者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势力、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维护原统治秩序的势力、社会主义苏联这三方的历史、现状及相互关系做了符合实际的分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1938年6月8日,德国驻英大使狄克逊致德国外交部的政治报告中写道:“英国政府打算在苏台德德意志人问题上打开同德国合作的道路”。……张伯伦一伙认为,为了避免战争,除了弄清希特勒在欧洲到底有哪些要求,并尽可能予以满足外,别无他法。
英法政府害怕法西斯侵略危及自己的利益,总想把它从身边引开,鼓励法西斯德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东方,去攻打苏联,让苏德互相厮杀,而它们自己“坐山观虎斗”。
——朱贵生、王振德等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材料二:美国的中立政策是在和平主义与孤立主义盛行的大背景下出笼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同其他国家一样盛行和平主义思潮,这种思潮为美国传统的孤立主义政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早在独立不久,美国就确立了其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孤立主义从此成为长期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一种思潮。
1935年8月,美国国会在罗斯福总统的要求下通过了第一个《中立法案》,禁止向一切交战国输出武器。《中立法》颁布不久,罗斯福就在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中援引了该法,宣布向交战双方禁运军火。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前英法推行的外交政策及其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政策的具体表现。(9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实行中立政策的原因,并分析其实质和产生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1)、外交政策:绥靖政策(2分)
原因:(1)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避免战争;(2)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4分)
表现: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未受到国联制裁;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没有受到真正的制裁;西班牙内战,采取“不干涉”政策;慕尼黑阴谋等。(3分)
(2)、原因:和平主义,孤立主义。(2分)
实质:绥靖政策。(2分)
影响:使埃塞俄比亚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纵容了意大利的侵略。(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