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八)

时间:2020-01-17 02:22:5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贫贱者亦步趋恐后。”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近代社会的剧烈变革
D.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同治光绪至宣统时期,一方面由于外来的侵略,外来文化广泛传入,另一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民主思想广泛传播,中国近代化开展,即由于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导致了题干现象的发生。C 项符合题意。ABD项都是只说了其中的一个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又说: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个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局面在秦、汉时期走向终结,新中国的“百花齐放”局面也曾遭遇过寒流。
请回答:
(2) 秦汉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结束过程中的两个重大事件是什么?新中国“百花齐放”局面遭遇寒流主要是在什么时期?
(3) 由此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1) 社会大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新中国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2) 焚书坑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文革时期
(3)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处理好文学艺术和政治的关系(答出第一点即可给)


本题解析:本题围绕古代和新中国百家争鸣局面命题。题目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表,可以得出的最合理结论是

A.西方科技传人中国后,最早应用在上海
B.中国引进的西方技术都是实用性技术
C.中国近代化呈现明显的地域不平衡
D.中国工业革命吸收了西方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选项说法缺乏依据,过于绝对化。根据图表可以判断出其基本上是科技成果,所以B说法错误。根据上海和重庆科技成果出现的时间看,时间差距比较大,所以C选项说法正确。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D选项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平均关税水平从15.3%下降到9.8%,开放了10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这是一个关于全球最开放市场的成长史。”这句话最可能出自
A.《第三世界将我们抬进联合国》
B.《入世十年,中国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C.《APEC,我们来了!》
D.《“万隆精神”彰显时代意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描述了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积极削减关税水平,对推动世界自由贸易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所以结合备选项中文字含义可知答案选B,A项说明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特征,C项是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项体现的是中国在万隆会议上的积极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联邦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和选项,首先我国没有实行过联邦制,排除B。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两项重要政治制度,但不是根本政治制度,排除A和D。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建国初期确立的三项重要政治制度的认识和掌握,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