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20-01-17 02:19:1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据报道:到2000年12月时,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112个月,超过了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增长期。特别是1996年起,年实际增长率达到4%,而且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1999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4.2%和1.9%。引发这一现象的因素有
①20世纪80年代,“新经济”的出现
②充分利用“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力求获取最大量“和平红利”
③采取了开发和应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科技政策
④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是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GDP所占的世界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A.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B.多极化趋势取代冷战的两极格局
C.世界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趋势
D.区域化推动了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增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图表材料可以看出,从2006-2012年,美、欧、日GDP所占的世界份额呈下降趋势;而金砖国家和中国GDP所占的世界份额呈现上升趋势。这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趋势,A、B、D项均不符合材料,故选C。?
点评:此题为图表型材料选择题,做此类题一要注意看时间,二要注意看数字或百分比的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国被迫融入经济全球化。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清政府屈辱地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而结束,从此中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基本上是以外部力量的注入和政治上不平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中国近代经济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畸形发展的殖民地贾易;资本主义列强以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为护身符,对中国进行商品侵略。
——《长白山学刊》
材料二 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有选择的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贸易自由化所创造的70%被发达的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发送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抵的。
——百度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经济被迫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的那些特点?(6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自二战以来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因素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14分)
(1)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放沿海通商口岸;资本主义国家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殖民地、半殖民地城市的出现;鸦片走私有增无减。(任答4点4分)
(2)资本在全球新一轮的扩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相互依存以达到一个高度;贫富悬殊加大;发展中国家工业落后,缺乏竞争力。(每点2分,共6分)
(3)跨国公司的出现;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贸易组织;新型交通工具和信息化。(任答4点4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 被迫开放沿海通商口岸、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被迫倾销商品,被迫掠夺原料,抓住关键字眼“被迫”二字即可,所以中国近代经济是被迫融入经济全球化。
(2) 材料二 主要是论述跨国公司。“发送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抵的”可以提炼出答案要点:贫富悬殊加大;发展中国家工业落后,缺乏竞争力。贸易自由化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显著特点。
(3) “二战以来”是此问的关键点,一定要抓住这个限定的时间段,答案就很容易总结出来。“跨国公司的出现”材料二已经明确指出是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因素。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贸易组织,这些要点是显而易见必须有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如下图所示《苏格拉底之死》,说明该图反映的一种精神是

A.遵守法律、捍卫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等人文主义精神
B.反对寡头政治,支持民主、提倡自由、平等的勇敢的牺牲精神
C.尊重习俗和法律,反对违反自然的法律、习俗和伦理的献身精神
D.遵守法律、反对宗教束缚,为捍卫新兴的人文主义,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倡导法律致上、思想自由等人文主义精神,临死之前依然坚持自己的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未能在中国真正发展起来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封建残余势力的强大
C.复古主义思潮的盛行
D.一战以后帝国主义的卷土重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近代中国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实质是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不能成功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C、D只是其中一方面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