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孙中山》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20-01-17 02:09: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甘地和孙中山都对本国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
材料一?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唯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永远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不愿向英国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要高明的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材料二?吾人当此民族、民权革命成功之时,若不思患预防,等资本家出现,其压制手段恐怕比专制君主还要甚些,那时杀人流血去争,岂不重罹其祸么!……如有一工厂,佣工数百人。人可生二百元之利,而工资所得不过五元,养家糊口,犹恐不足,以此不平,遂激为罢工之事,……国家一切大实业,如铁道、电气、水道等事务皆归国有,不使一私人独享其利。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的演说《为国利民福而努力奋斗》
材料三?实业之范围甚广,农工商矿,繁然待举,而不能偏废者,指不胜屈。然负之而可举者,其作始为资本,助之而必行者,其归结为交通。……苟无铁道,转运无术,而工商皆废,复何实业之可图?故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
——1912年6月22日孙中山与《民立报》记者的谈话
(1)依据材料一,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实际原因又是什么?(7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这一时期孙中山的主要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对孙中山的上述认识和活动进行评价。(8分)


参考答案:
(1)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认识到印度力量。(3分)印度经济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与英国相比经济军事实力悬殊;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以至民族起义遭到失败。(4分)
(2)活动:致力于宣传实现民生主义(或社会革命);呼吁优先发展交通业,修筑铁路。(4分)
评价:注意吸取欧美国家的教训,重视民生问题;体现了追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理想;错误地认为民族、民权革命已经成功,民生设想基本停留于演讲和规划层面,实际进展不大,在当时的中国难以真正实现等。(4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他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要高明的多”、“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唯一正确方法”等可以看出甘地的奉行非暴力的理由。其主要原因要结合所学只是进行回答,印度资本主义发展落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无力也不敢用战争的方式达到目标。(2)从材料“国家一切大实业,如铁道、电气、水道等事务皆归国有,不使一私人独享其利”、“其作始为资本,助之而必行者,其归结为交通”可以看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的主要的思想及行动。对于孙中山辛亥革命后的行动,需要具体的分析。一方面要认识到孙中山已经认识到民众的幸福、国家的富强是最求的目标,但是其错误的认为革命已经成功,显示出孙中山思想认识的局限性。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从新负担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就要有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将世界受帝国主义多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动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他破的人民都来解放
——引自孙中山《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
材料二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引自孙中山遗嘱
请回答:(1)材料一中孙中山所说的“彻底的革命”是指什么革命,与他以前所从事的革命最根本的不同是什么?
(2)孙中山为进行“彻底的革命”、“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做了什么样的努力?
(3)材料反映了孙中山怎么的革命理想?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孙中山的评价。


参考答案:
(1)国民大革命。联俄联共,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2)致力于联俄联共,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支持下,建立了黄埔军校,为革命培养军事人才;又扶病北上,发起国民会议运动,为反对军阀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贡献出了自己的毕生经历。
(3)谋求中国的自由平等,谋求中国人民和世界上所有受压的人民的解放。孙中山是为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他为建立民主自由的中国,无私无畏,不断探索和奋斗,耗费了自己所有的钱财和毕生的经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精神境界令人钦佩,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景仰。


本题解析:
阅读材料,仔细审题,结合所学,认真做答。本题考查了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相关内容,“彻底的革命”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而且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作为一个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景仰。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孙中山被尊称为中华民国的“国父”,这主要基于他
A.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B.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一系列斗争
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D.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表述能体现三民主义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用的是()
①推动民主革命高潮武昌起义的到来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③指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结成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
[?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