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1-17 02:07: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有这么一段描述: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办)□□□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由于印刷问题,有几个字看不清楚,你认为“□□□”应该是(?)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
D.“一五”计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明嘉靖三十九年的《平凉府志》中记载:“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薥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这种作物最初是由哪一地区培植的?

A.亚洲
B.美洲
C.非洲
D.欧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再认再现能力,考点是明朝时期的农业。明朝时期玉米从美洲转入中国。则玉米的最初培植地是美洲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其科普著作《枪炮、病菌和钢铁》中说:“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一个曼丹人村庄里的人口在几个星期之内就从2000人急剧减少到不足40人。”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今天最大的启示是
[? ]
A、在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病菌是第一“杀手”
B、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
C、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
D、全世界都要加强对“流行疾病”的防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世纪70年代以后科技发展的显著特点是? (? )
A.电力的广泛运用
B.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新
C.原子能和航天工业的出现
D.新的通讯手段的发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历史被称之为“电气时代”,以此来看,电力的广泛运用是显著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联合国徽标

材料二?冷战的结束给国际关系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改变了赖以运作的权力基础。世界各国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不断呼吁着手进行联合国改革。并为此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建议和设想。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对安理会改组问题的讨论。?
材料三 1992年,日本分担的联合国经费已仅次于美国而居第二位,其对联合国活动的扩展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2004年59届联大上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认为日本已经发挥的作用为它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则反对单方面依据经济实力扩大安理会。主张按照地域平衡、人口比例、民族代表性等原则,增选新的常任理事国,即将新的理事国席位给予亚非拉国家。
(1)从联合国的徽标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结合有关史实说明联合国建立初期,联合国的理念是否得到了很好的体现?(6分)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改革问题为什么会引起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9分)


参考答案:(1)信息:橄榄枝围绕地球,说明联合国是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3分)
联合国建立初期被大国操纵,没有很好的维护其和平与平等的理念,如美国操纵安理会组织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内战。(3分)
(2)原因:联合国在国际事物中影响力日益扩大;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各国力量对比改变,利益冲突加剧;环境问题、疫病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日趋成为全球性的问题。(9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计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