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1-17 02:04: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进入新世纪,我国与世界主要大国之间建立起了不同类型的
[? ]
A.结盟关系
B.伙伴关系
C.协作关系
D.互惠关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后期,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概念转化为行动的国际文件是?
[? ]
A.?《联合国宪章》 ?
B.?《阿拉木图宣言》
C.?《里约热内卢宣言》 ?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有
①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
②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
③是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
④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材料一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会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我们必须记得,世界历史上享有相当长期和平的惟一时期,是势力均衡存在的时期。在某一国家与其潜伏竞争者相继强大时,就会出现战争的危险。因此我相信美国要维持强势的世界。如果我们有强大、健康的美国、欧洲、苏联、中国和日本,各自制衡,不要相互抵制,甚至能够均衡,我相信世界将更美好、更安全。——尼克松在1972年1月3日出版的
《时代周刊》专访中的讲话
材料三 在冷战结束的初期,多极化曾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事实上从90年代中期以来,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一些反转,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美国与其他多数世界主要力量的差距被拉大,而且越来越奉行更倾向于单边主义的政策,甚至一些美国人认为现在是一个单极世界。——倪峰《关于多极化的一些思考》
材料四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霸主地位减弱、国际影响力下降。……与此同时,中国和平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快速崛起,八国集团的作用逐渐被二十国集团取代,多极化论再受重视。——俞邃《当今世界格局仍呈多极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当时外交政策的核心,简析该政策对当时世界格局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尼克松时代世界格局出现的新变化。与材料一相比,两者的外交政策有何异同?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冷战结束初期多极化“较好的发展势头”的表现,并分析90年代以来“美国与其他多数世界主要力量的差距被拉大”的原因。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今天世界格局的认识。


参考答案:
(1)核心:遏制共产主义(苏联);谋求世界霸权。影响:形成了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冷战格局)。
(2)变化:出现了多极化趋势。相同:维护美国霸权,维护国家利益。不同:杜鲁门——遏制;尼克松——制衡(均衡)。
(3)表现:欧盟成立;中国的崛起;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原因:美国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4)认识: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多极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综合国力决定了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


本题解析:考查世界格局的演变。(1)问材料一是杜鲁门主义,据此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回答当时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是遏制苏联以谋求世界霸权,为此实行冷战,形成了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2)问尼克松认为世界出现了美国、欧洲、苏联、中国和日本等几个强大力量,即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美国外交政策由遏制变为均衡,但其维护美国霸权的本质不会改变。(3)问要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表现”如欧盟、中国、日本、不结盟运动崛起等,“原因”在于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增强、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等。(4)问对多极化的认识,要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过程、原因等角度思考。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初,爱因斯坦从相对论的思想出发,提出了著名的质量能量公式,为核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二战爆发后,爱因斯坦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建议,应抢在纳粹之前研制出原子弹。……但当他得知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时,感到非常痛心,他说:“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后悔当初从事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
材料二 邓小平指出:“如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爱因斯坦对制造和使用核武器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发展核武器的目的及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用核武器作为制止法西斯战争的手段;反对把核武器作为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
(2)目的:反对核战争,打破核垄断。意义:维护国家安全,提高国际地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