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明治维新》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三)

时间:2020-01-17 01:58: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治维新中,“文明开化”政策的最主要内容是:(?)
A.提倡西方文化,发展近代教育
B.打破传统的身份等级制度
C.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D.改变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习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文明开化”主要指的是提倡西方文化,发展近代教育,故选A。B项是政治方面的变革;C项并非文明开化最主要的内容;D项是社会习俗方面的改革,隶属于A项。
点评:明治维新在文化上进行“文明开化”,用西方的思想文化改造日本。日本在采纳西方思想文化的同时并不是照搬和盲目的吸收,而是根据自己的传统,有选择的吸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文明开化使日本的旧的落后的社会习俗得到改造,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
A.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
B.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军队
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小国耳,何兴之暴也?伊藤、山县、木夏木、陆奥诸人皆20年前出洋之学生也。愤其国为西方所胁,率其徒百余人,分谐德、法、英诸国,或学政治、工商,或学水、陆兵法,学成而归,用为将相。政事一变,雄视东方。?
——1898年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1916年各省派遣留学欧美生定额表

——(引自陈启天《近代中国教育史》)
材料三 从1909年至1929年,清华留美生生源情况为:江苏274人,高居榜首,占21年派遗留学生总人数的21.59%。以下依次为广东185人,浙江157人,福建92人,河北81人。而甘肃、新疆、辽宁、吉林等省份,则寥寥无几。
——《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
材料四 在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中,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具体方案和具体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行新政,以三年为限,办不出成绩者,予以撤职,是下策。
材料五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不能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康有为《日本变政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学生出洋留学的主要目的和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提出了什么基本观点?其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五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理由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主要目的:全面学习西方,挽救民族危机。效果:推动明治维新,迅速成为亚洲强国。
(2)现象:沿江沿海省份留学欧美生较多,内陆省份留学欧美生较少。成因:鸦片战争后,这些地区最早接触西方;经济比较发达;文化、教育水平较高。
(3)基本观点:由皇帝主持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理由:仿效俄国和日本改革的成功经验。
(4)政治主张: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理由:中国风气未开。说明:这是一次脱离人民群众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明治政府
A.废藩置县,取消对下层人民的限制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C.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D.大力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明治政府认为要想实现国强民富必须发展实业,因此明治政府大力倡导发展经济的各种举措,如殖产兴业等,所以C项符合题意,A属政治改革,D是文化变革,B尽管是经济改革但与材料中发展工业的思想相违,故答案选C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治维新内容的识记能力,涉及对变法或维新运动内容的考查,具体措施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除了准确记忆每项具体内容之外,还应关注每项具体措施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仔细的分析,找出利弊。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明治维新中的“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
A.用西方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B.废除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的平等
C.提倡武士道精神,实现民族振兴
D.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明治维新大力倡导“文明开化”,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文明礼仪。其核心实质是用西方的资产阶级文化改造日本的封建文化,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