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7 01:57:29
1、选择题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而中美《望厦条约》更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不仅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刑事诉讼,而且美国人之间、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中国的一切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条约内容表明
A.清政府熟谙近代领事制度
B.列强已掌控中国司法大权
C.中国司法主权遭严重破坏
D.中西间法律思想相互渗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领事裁判权的含义。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同两次鸦片战争相比,其相同点有1威胁到清朝统治的中心京津地区2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为直接目的3遭到中国军民的英勇对抗4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
A.123
B.134
C.234
D.123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俄扮演的角色是
A.调停中国与英法的冲突
B.英法侵略中国的帮凶
C.持中立立场
D.直接出兵中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当(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秦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维护清朝民族利益
C.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D.学习西方技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可知董宗远认为南京条约会导致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危及统治。BC不对,很难说作为当时的封建地主官僚有这种国家主权意识和民族意识,这已经超越当时的时代和阶级局限;D不对,题干中无从体现。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列强侵华。
点评:鸦片战争后,中国从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威自此损矣”;《南京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边境自此多事矣”;规定巨额赔款,开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等,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并使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摧残了中国经济,“国脉自此伤矣”;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最终汇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洪流,所谓“乱民自此生心矣”。
董宗远反对签订《南京条约》是正确的。他的观点反映了一部分封建官僚、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面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产生的无穷忧患。但他毕竟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而着想的。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在数量上有所发展,以下对中国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造成资源和货币的大量流失
B.农业商品化的进程受到阻碍
C.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促进新的生产方式逐步传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