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7 01:51:41
1、判断题 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纽约股票价格的暴跌
B.资本主义市场与消费的矛盾
C.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矛盾,即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A是经济危机的表现;B是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D是这次经济危机从美国迅速席卷整个世界的原因。故选C。
点评: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有:①对各国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②加深各国社会危机:游行罢工不断;法西斯分子兴风作浪。③各国加紧国际市场的争夺,彼此矛盾尖锐;同时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强烈反抗,从而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真正使美国彻底摆脱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是…?( )?
A.罗斯福的“百日新政”?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二战后美国政府不断调整经济政策,促进美国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D.里根政府采取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的主张,使美国经济复苏并持续增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罗斯福新政实行到1939年,美国经济才恢复到1929年经济危机前的水平。直到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对经济实行战时统制,美国经济才逐步摆脱经济危机。到二战结束时,美国已经成为经济繁荣、实力绝对超强的资本主义大国。故正确答案为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借书人数新增了大约200到300万,而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据此推断,图书管理员可能听到借阅者说的是
A.“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早就疯掉了,或者自杀了。”
B.“幸好有图书馆,我中午可以打个瞌睡、晚点回公司。”
C.“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每天守在壁炉边收听广播。”
D.“幸好有图书馆,我和全家不至于冻死在街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1929年美国发生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带来萧条和恐慌,引发了种种矛盾,人们从书籍中寻找安慰和寄托,A项正确。当时就业形势严峻,B项错误;“炉边谈话”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的一项内容,C项错误;D项不符合题目中图书流通增长的信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罗斯福上台后,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下列关于该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法属于国家立法
B.该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不涉及其他问题
C.该法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D.该法建立了公平竞争等方面的规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道德经》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下列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与诚信机制最有关的法案是
A.《国家产业复兴法》
B.《农业调节法》
C.《社会安全法》
D.《紧急银行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罗斯福新政的首要措施是整顿银行,国家通过《紧急银行法》,下令全国银行休业整顿,情况良好的允许重新开业,让私人的现款存入银行,重新流通。这一法案恢复了银行的信用,有利于建立诚信机制。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