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1-17 01:33:3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思想,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发展时期,对中国、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其精华部分仍然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借鉴传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材料二?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得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以儒家思想文化为武器,抨击基督教的专制。在他心目中,奉行儒家的中国是开明的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大家相安无事,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民间的宗教信仰。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伏尔泰还看到,孔子和西方古代贤哲一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信条,……显然,这就是“博爱”的本义,因而也就和“自由”与“平等”的信条息息相通了。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2006年11月10日,金锋将自己的雕塑《孔子哭了》展示在博客上,创下了五万多次的阅读率和五百多条的评论量。评价不一,有些人认为金峰是在恶搞孔子。

《孔子哭了》
材料四?有人认为,儒学的本质是消极的、保守的,中国社会要进步,必须彻底“打倒孔家店”。然而儒家思想在今天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广泛推崇,新加坡甚至用儒家思想来治国。
材料五?据中新网2007年12月20日电:美国《时代》周刊19日公布本年度风云人物榜,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入榜。《时代》评价说,胡锦涛借助儒家思想治国,强调大同,他的政治作风显示他追求“君子”理想。《时代》认为胡锦涛的谦恭、克制及平衡各方的能力,到目前为止令中国平稳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思想中的什么内容?(2分)除此之外,孔子思想还有哪些内容?(2分)
(2)材料二中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目的是什么?(2分)
(3)对于网友的热议,金锋也承认他的确是借用了孔子的大旗。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哪些人借用了孔子的大旗?(2分)当时他们是如何借用孔子的大旗的?(4分)
(4)通过材料四、五我们可以看出,现代社会儒家思想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那么你认为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有哪些?(6分)我们该怎样对待儒学?(2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一位传记作者写道:“他写了大量的著作。由于这个人在各个领域中的卓越成就,我想应当把它们列成一表。”随之,一份涉及数学、哲学、伦理学、逻辑学、生物学等的多领域书目清单诞生了。“他”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亚里士多德
C.牛顿
D.爱因斯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所以材料所述的就是亚里士多德。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亚里士多德在天文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很多结论,被证明是错误的。据此,下列对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成就的评价,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结论没有现实意义
B.因为亚里士多德主要成就是逻辑学,对科学没有指导意义
C.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成就对近代实验科学有一定的启示
D.由于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方法不正确、所以结论错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联系史实可知,A. 亚里士多德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结论没有现实意义,这一说法抹杀了亚里士多德的贡献是错误的;B. 因为亚里士多德主要成就是逻辑学,对科学没有指导意义,这一说法未看到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贡献,也是错误的;C. 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成就对近代实验科学有一定的启示,这一说法正确;D. 由于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方法不正确、所以结论错误,亚里士多德的某些结论是错误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全是方法不对。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此题为分析评价型选择题。加强对历史概念、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等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不着眼于“是什么”,而着眼于“为什么”,而且题干所展观的内容多是中学教材未出现的结论,往往以全新的结论(或表述)出现,而选项则多是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回答这类选择题时,主要的不是凭借历史知识,而是依靠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较高的史学理论水平。主要搞清结论和史实的关系,要根据题干的结论,分析与史实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辨析,同时结合史论结合的方法进行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讼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问题: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6分)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2分)


参考答案:
(1)私人办学;教育及于平民;推出了合理的教学方法。(6分)
(2)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2分)
结论: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材料二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4分)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关于孔子思想表述正确的是
①“礼”是立国立身的基础
②“仁”的思想体现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心与爱护
③“仁”适用于所有人,不以血缘之爱为基础
④仁、礼、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项希望,仁是立国立身的基础。仁的思想体现的是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反对苛政和刑杀,因此②正确,孔子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血缘的远近决定地位的亲疏,因此③错误,④项正确,仁礼和中庸是孔子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因此①②④正确,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孔子的思想包括政治思想:仁和礼,主张德政,但是也重视等级秩序;哲学上敬鬼神而远之;教育思想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都需要掌握。孔子思想并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的实际需要,因此不被重视。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