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罗斯福新政》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1-17 01:13:5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表是某同学发现的一张某年的历史大事记,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根据其记载的事件对这张大事记的年份进行了推断。其中推断最为合理的是

1月14日,《中国女报》在上海创刊。秋瑾、陈伯平任编辑。
6月15日,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召开,通过了《禁止从气球上投掷投射物和爆炸物宣言》等14个国际公约。
7月30日,日本与俄国签订《日俄密约》,把中国东三省分为南北两部分,分属日俄的势力范围。
10月中旬,美国爆发银行危机,危机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德、英、法竭力向自己的殖民地转嫁危机。
A.甲:《中国女报》创刊说明辛亥革命后妇女社会地位提高,时间在1911年以后
B.乙:海牙和平会议上通过的这个宣言表明飞机尚未发明,时间在1903年之前
C.丙:《日俄密约》内容体现了典型的帝国主义特征,时间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D.丁:美国爆发银行危机波及多国及各国向殖民地转嫁危机,时间在1929~1933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国女报》由秋瑾、陈伯平任编辑兼发行人,秋瑾在安庆、绍兴起义失败后被杀害,A不合理;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召开,通过了《禁止从气球上投掷投射物和爆炸物宣言》等14个国际公约与飞机发明无关,B不合理;世界上影响比较大的金融危机有多次,D不合理;根据《日俄密约》的内容、划分势力范围可以判断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1 1930年的美国失业者

图2 经济萧条中饥饿的母东

图3 罗斯福与煤矿工人在一起
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材料三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失业,人民生活贫困。
(2)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集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原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3)国家立法。
(4)同意第一种观点:以工代赈、发放失业救助金、实行紧急救助等措施都是在危机发生后紧急状态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同意第二种观点: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都是旨在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的长期性制度建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也给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机遇,这主要是指
A.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B.各国趁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
C.更多地运用科技成就,榨取相对剩余价值
D.迫使政府调整政策,形成新的经济运行模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为摆脱经济危机,以罗斯福新政为首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开始发展,并帮助这些国家摆脱了困境,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国采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该国是
[? ]
A.?英国?
B.?联邦德国?
C.?法国?
D.?苏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一方面劳动人民饥寒交迫,另一方面资本家却大量销毁商品,这一矛盾现象?①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的绝对过剩?②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腐朽的一面?③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家人为造成的?④反映出经济危机是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引起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首先排除①,题干所述现象说明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因为人民并不是丰衣足食,产品真的多的用不完。即使人民饥寒交迫,资本家还是把大量商品销毁,这说明②正确。题干说明当危机到来时,资本家才销毁产品,而且联系所学,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引起的,与资本家个人的行为无关,排除③。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引起的,④对。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