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20-01-17 01:12: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
A.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
B.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
C.“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
D.苏联背信弃义



2、判断题  2009年中美建交三十周年,奥巴马总统访华,并发表了一系列演说。从新中国成立到2009年,中美关系历尽曲折。其中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B.符合中美双方的共同利益要求
C.意识形态的分歧消失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判断题  二战后初期调整世界经济金融和贸易的三大支柱是
①世界银行 ②世贸组织 ③关贸总协定 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判断题  图反映了爱尔兰财政危机的状况,危机发生后欧盟与国际基金组织商讨救助计划,以防引发欧盟乃至全球经济的二次探底风险。2010年l2月7日,欧盟同意为爱尔兰提供850亿欧元贷款。这一事件(? )

①说明爱尔兰是欧共体国家 ?②表明IMF的宗旨是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③凸显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作用 ④反映了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5、判断题  战国时期赵国人慎到说:“治水者茨(茨,指积土填满)防决塞,虽在夷貊(mò,古代称东北方的少数民族),相似如一。学之于水,不学之于禹也。”他的这一论述实际上是
A.总结了战国的水利成就
B.主张施行仁政,反对任人唯亲
C.揭示了民族融合的事实
D.主张依时治世,反对因循守旧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