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7 01:11:25
1、判断题 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变化,反映了其经济的走向。根据下表信息,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1895年 | 1913年 | 增长 | 货物性质 |
中国进口 | 1.7亿 | 5.7亿 | 3.3倍 | 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l5% |
中国出口 | 0.28亿 | 1.66亿 | 8倍 | 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进口数远远高于出口数,这说明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逆差,再从中国进出口货物的性质来看,出口的多为原材料,进口的多为生活消费品,这说明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故A项错误,B项正确;C项从表格信息无法得出这一结论,故C项错误;D项与题干时间不符,1895——1913年,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而不是“黄金时期”,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德意志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一个国家要?从农业社会成功地向工业社会过渡,必须采用贸易保护。……美、德在19世纪中后期都?实行了较高的关税政策,贸易保护对两国经济力量的集中起了促进作用。
一—《民族国家与世界经济》
材料二? 1930~1932年,由美国开始,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或实行商品输入限额制度。……为了调节国家间的经济关系,以利于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各国政府纷纷出面与外国缔结具体的贸易协定或短期支付协定加以调节。政府干预?对外贸易和金融已成了资本主义各国国家机器的重要职能之一了。
——《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美国和欧共体虽然互为对方最大的贸易对象,但它们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欧共体指责美国实行高关税壁垒,而美国认为欧共体是实行贸易歧视政策。双方在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的前身)进行了七轮激烈的谈判,到1979年完成《东京回合》,决定发达国?家将关税都降至5%的水平,以实现自由贸易的目标。
——《世界现代史》
材料四?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三足鼎立,成为协调当今世界经济的支柱。世界贸易组织135个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 90%,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同样也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90%。……?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条件是贸易的自由化。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组织,?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叶柏林《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和美、德实行的贸易政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关系的特点和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美国与欧共体之间的贸易关系。
(4)根据材料四,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有什么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1)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美、德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原因:19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工厂,自由贸易政策对英国更为有利;美、德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有利于保护相对落后的本国工业。
贸易保护,政府干预。要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困扰。
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
(4)贸易自由化。推动世界贸易的增长和成员国经济的发展。
本题解析:第一问“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和美、德在19世纪实行的贸易政策及其原因。”有的学生不能从材料中提炼和概括,而是不加思考的抄袭材料。第二问“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关系的特点和主要原因。”有的学生不能对贸易关系特点进行完整概括。不能运用材料中所给的时间提示,分析造成各国贸易关系特点的原因。第三问“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美国与欧共体之间的贸易关系。” 对美国与欧共体之间的贸易关系概括不全面、不准确,不能完整地写出竞争和合作,而是抄袭材料中的语言,或者用冗长的文字来表达。第四问“根据材料四,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有什么积极作用?” 不能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促进了世界贸易增长”。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一幅示意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特点。(2分)1912—1919年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其原因是什么?(6分)
(2)你认为F1可能是哪些因素?(4分)
(3)结合材料一二谈你对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1)曲折发展(2分)
①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
②政府实行了一些列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倡导使用国货。
③一战期间,列强减少了对话商品输出。
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共6分,答出三点即可)
(2)本国封建势力;外国资本主义;官僚资本等。(答出两条即可,4分)
(3)认识:只有实现民族的独立才能实现民族的富强。(言之成理即可,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上海外滩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至今仍保存大量的西洋式建筑。这种现象反映了
A.上海是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
B.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
C.洋务运动全面开展
D.中西文化交流频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蔡元培少年时曾在绍兴古越藏书楼校书,得以博览群书。光绪十八年赴殿试,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年补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开始接触西学,同情维新。二十四年九月返绍兴,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二十七年七月奔赴上海,出任南洋公学教习。二十八年与蒋观云等组织中国教育会,任事务长。夏,游历日本,同年秋回国,在上海创设爱国女校及爱国学社,任总理。三十三年赴德意志帝国留学。
民国元年(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确立起我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二次革命失败后,携眷赴法,与李石曾等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五年冬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被迫辞职后,多次赴欧洲英、法等国考察教育和讲学。民国十六年后担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其72年的人生历程,先后经历了清政府时代、南京临时政府时代、北洋政府时代和国民党政府时代,一路经历风雨,始终信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奠定了我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
——吕雅范《一代宗师——蔡元培》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蔡元培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8分)
(2)根据材料,概述蔡元培对中国教育的重大贡献。(7分)
参考答案:(1)少年时博览群书并中进士,国学功底深厚。接触西学,同情维新。提倡新学,先后组织、管理和领导新式教育机构。先后赴欧洲留学、考察教育和讲学。(8分。意思接近即可赋分)
(2)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确立起我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奠定了我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教育论著丰富。(7分。答出其中三点即给满分)
本题解析:(1)根据“蔡元培少年时……得以博览群书”、“甲午战……同情维新”、“二十四年九月返绍兴……任总理”、“三十三年赴德意志帝国留学”和“多次赴欧洲英、法等国考察教育和讲学”等信息可以得出答案。
(2)根据材料中的“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民主教育体制”、“五年冬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治校”和“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