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4 05:13:10
1、判断题 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关键性的一年,这一年战争的基本态势是( )
A.同盟国处于进攻状态
B.协约国开始取得战略主动权
C.战役主要集中在西线
D.同盟国控制制海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的掌握。1916年,交战双方都把这一年看作是关键的一年。战争的重心在西线,先后发生了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及索姆河战役。双方都没有取得胜利,但德国的速战速决计划破产,陷于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德国海军也被困于海港中,直至战争结束。战争的主动权已由协约国掌握。故A、D错误;B正确;C与题意无关。所以应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一场灾难过后,几位学者对欧洲前途发出这样的感叹。学者甲说:“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欧洲之没落。”学者乙说:“欧洲已进入了艰困的时代。”学者丙说:“我们欧洲的命运只能这样。”从材料中推断,这些学者担忧的是
[? ]
A.宗教改革后,罗马教会学者对欧洲陷入信仰分裂感到忧心
B.法国大革命期间,欧洲保守派对革命运动的传播深感不安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知识分子对欧洲文明的前途失去信心
D.冷战期间,西欧学者对于亚洲新兴势力的崛起甚为疑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际关系的变动,中东、中欧、和东欧地区按照《凡尔赛条约》重新组合,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表现为国内统治民族的大民族主义加强,对内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对外图谋别国领土和报复心理;作为被统治民族的少数民族的反抗情绪加剧,民族独立解放运动高涨;弱小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大国沙文主义的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
——《历史学习 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不久,民族主义没有如一些人所预期的那样重要性下降,相反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世界各地区战乱纷争不断,民族主义思潮再次高涨。
——《20世纪的民族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一战后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哪几种形式。对于这几种形式的民族主义,你有何看法?(6分)?
(2)阅读材料二,分析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问题愈演愈烈的原因。(6分)
(3)通过以上的讨论分析,你对民族主义有何认识?(3分)?
参考答案:
(1)①国内实行民族压迫的大民族主义;②对外侵略和战争报复的大民族主义;③被压迫的少数民族进行正义反抗的民族主义;④弱小民族国家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主义。(4分)前两种是反动的,应与否定。后两种具有进步性,应与肯定。(2分)
(2)①冷战结束长期在冷战格局下被压抑的一些地区和国家的民族问题大量爆发。(2分)
②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以民族主义为武器与发达国家展开斗争。(2分)
③意识形态的对抗下降,各国政府更多地从本国家和本民族利益出发制定国策。(2分)
(3)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要发挥其积极作用,抵制其消极作用。(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反映出
A.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中共坚持城市斗争道路
C.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D.中国工人阶级的局限性导致运动失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中共领导下,出现了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这一时期党的工作中心是在城市,领导城市工人运动,所以选择B,A与史实不符,“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以城市工作为中心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C错误。D项自身表述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
[? ]
A.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
C.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