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12-14 05:11: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苏格拉底被马克思称为“哲学的创造者”,主要是因为他( ?)
A.对自然界的探讨和解释
B.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C.使哲学成为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D.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人文主义的代表者,关注人和人类社会,因此A不正确;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因此B不正确;D表述也不准确;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因此选C。
点评:本专题教学内容跨古代和近代两个时期,围绕人文主义这一核心内容而展开。对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关键是把握人文主义起源和发展时期的主要内容,并联系相关的历史背景,注意比较各自的特点和异同。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其意图在于(?)
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
B.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
C.重新确立欧洲的国际中心地位
D.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材料中“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可知A错;依据材料可知法国提出建立“一个站起来的欧洲”,意在摆脱美国的控制,实现欧美关系的平等,B符合题意;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欧洲已经衰落,C错;材料中没有D项信息。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重大史实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礼,以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B正确;唐胥铁路开通于19世纪80年代,A错误;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C错误;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发表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D错误。
点评:该题考查内容非常广泛:新文化运动的勃兴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报刊业的繁荣、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条铁路、社会习俗的变化等。准确识记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是解题的钥匙。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历次革命与改革的共同主题是
A.反对封建主义    
B.反对外国列强
C.救亡图存      
D.发展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民主革命时期外国列强入侵,中华民族危机。这时期革命与改革首先是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32年7月8日,刘长春从上海出发。在长达二十多天的航程中,他与船友不可能聊的历史事件是
A.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B.联合国的成立
C.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      
D.中日甲午战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他与船友不可能聊到此事。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