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12-14 05:05: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读图请回答:

(1)两国总理分别是谁?
(2)这两位总理在会谈中重申了一个什么原则?主要内容是什么?
(3)这个原则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1)中国:周恩来;印度:尼赫鲁?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3)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本题解析:

中印总理会谈? 1954年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 ;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材料二?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材料三?江户时代(1603—1867年)的日本是以儒学代替以前的佛教作为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汉学是日本西洋学发达的起点。这里所说的“汉学”,包括以儒家为中心的意识形态的学问和技术方面的学问两个方面。……中国儒学在日本不像在中国那样拥有社会基础,而且没有同科举结合,所以,它一开始就作为思索的学问而发展,而且平行地存在着几种学说。
——伊田嘉家《近代日本的历史问题》
请回答:
(1)概述西汉和宋朝时期以儒学为正宗的“帝国文化”的形成和强化的过程(4分)。
(2)概括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当时德国的历史背景,说明莱布尼茨为何推崇中国儒学文化(2分)?伏尔泰当时推崇中国考试制度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
(4)依据材料三,说明儒家思想对日本的影响。(2分)站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的21世纪,中外有识之士呼吁要重视儒家文化。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请你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立场简要分析其中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 西汉:董仲舒发挥儒家学说,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理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宋朝:朱熹等吸收佛道教义,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巩固了儒学的主体地位。
(2) 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成长;
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市民文化”的发展;文化上: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政策
(3) 原因:德意志分裂割据,莱布尼茨赞赏儒家大一统思想,向往德意志统一。伏尔泰出发点:反对封建贵族的等级特权,提倡自由平等。
(4)影响:儒学不仅替代佛教成为统治人民的思想,而且成为日本学习西方的立足点。原因:儒家文化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增进家庭和睦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保持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


本题解析:(1)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形成和强化的过程,即西汉和宋明时期的儒学发展。西汉主要是董仲舒发挥儒家学说,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理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而宋朝朱熹等吸收佛道教义,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巩固了儒学的主体地位。
(2) 本题主要考查“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去作答。经济上主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成长;政治上主要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市民文化”的发展;文化上主要是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政策和宋明理学的束缚。
(3) 本题考查莱布尼茨推崇中国儒学文化以及伏尔泰推崇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的原因,一定要结合当时德意志和法国的国家现实进行分析。因为当时德意志分裂割据,所以莱布尼茨赞赏儒家大一统思想,向往德意志的统一。伏尔泰之所以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他的主要出发点是反对封建贵族的等级特权,提倡自由平等。
(4)从材料三可以看出中国儒学不仅替代佛教成为统治日本人民的思想,而且成为日本学习西方的立足点。站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的21世纪,中外有识之士呼吁要重视儒家文化。主要原因是儒家文化对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增进家庭和睦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保持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组合中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洪宪帝制――护国运动
B.武昌起义――“二十一条”
C.北伐战争――南北议和  
D.九一八事变――红军长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护国运动的原因就是袁世凯称帝。其他几个选项的事件毫不相干。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中,促进了国家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的举措是(?)
A.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B.逐步建立了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C.坚持和加强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健全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新时期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审议和决定全国和地方的事项,选举和决定各级政权的领导成员,行使对各级政府和法院、检察院的监督权力,人民代表广泛听取人民意见,反映人民的呼声和愿望.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了国家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在通商口岸举办了一些商办的近代企业,但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正式承认而处于“不合法”的地位,直到1898年清政府才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表示要“提挈工商”。
材料二 自1902年起,荣氏兄弟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03年独资更名为“茂新”面粉厂。1905年又设立振新纱厂,1912年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到1922年2月,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已经达到16家。
材料三 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一幅示意图(见下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请回答:
(1)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的商办企业为什么最早出现在通商口岸?(2分)甲午中日战争前,它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清政府的承认?(2分)
(2)1912年后到1922年间,荣氏兄弟能够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多家企业,受惠于当时哪些有利的客观条件?(8分)
(3)材料三中的F1可能是哪些因素?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1)通商口岸受西方列强入侵的影响,自然经济最早开始瓦解。(如答“交通便利”等符合题意的,酌情给分)清政府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严格地限制工商业。(4分)
(2)辛亥革命和民国政府的推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8分)
(3)①F1因素: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②认识:可从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和作用角度回答,也可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曲折性等方面回答。(4分)


本题解析:
(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再现历史史实,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分析材料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的商办企业最早出现在通商口岸,是由于通商口岸受西方列强入侵的影响,自然经济最早开始瓦解,或者答到“交通便利”等也符合题意的;在甲午中日战争前,清政府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严格地限制工商业,因此始终得不到清政府的承认。
(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再现历史史实,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分析材料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912年后到1922年间,荣氏兄弟能够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多家企业,得益于当时有利的国内国际条件,具体是辛亥革命和民国政府的推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再现历史史实,准确解读图形材料信息的能力,分析材料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推断出材料三中的F1可能是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因素;关于材料对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可从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和作用角度回答,也可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曲折性等方面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