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4 04:45:46
1、判断题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间 | 厂数(家) | 创业资本数![]() | 工人人数(人) |
1913年 | 698 | 330,824,000 | 270,717 |
1920年 | 1759 | 500,620,000 | 557,622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北京(北平)在近代历史上历尽沧桑,饱经风霜,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屈辱历程,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抗争足迹。请你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1?八国联军炮火下燃烧的北京城?图2 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热烈欢迎
图 3 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城
(1)图1所示的场景发生在哪一年?写出另外两次强攻占北京的侵华战争。
(2)图2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这一事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
(3)图 3与哪次战役有关?参加这一战役的哪两支解放军部队?
参考答案:(1)190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2)五四爱国运动;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平津战役;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
本题解析:根据图片并结合课本有关知识回答,本题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下列思想主张,属于“孔子的智慧”的是
A.民贵君轻
B.天行有常
C.和而不同
D.兼爱非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所以C正确。A是孟子的主张;B是荀子的主张;D是韩非子的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票证是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的外在表现之一。我国票证使用最集中的时期是20世纪
A.40—50年代
B.50—80年代
C.80—90年代
D.90年代以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1966”字样,结合题干中的“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分析可排除ACD项,图片信息反映的是新中国物资奇缺限量供应的现象,图为1966年发行的粮票,结合时代背景特征分析,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表所示是1902~1930年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各类资本统计表,此表说明20世纪之后( )
①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之一是资本输出 ②列强对华的商品输出占主导地位 ③中国民族工业既获得资本保障,也面临列强竞争 ④列强在华政治势力日趋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