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12-14 04:43:3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新史学》指出:“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迹者,是历史之性质也;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故者,是历史之精神也”;“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由此可见,历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
A.把握历史规律
B.考证历史事实
C.描述历史现象
D.分析历史原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学习的方法和目的。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强调历史发展的内在精神、规律和变化。故选A。BCD项都是说的历史本身,未上升到把握历史规律的高度。
点评:史学研究是近年来常考的内容,常考到的部分除了材料中涉及到的史学研究的目的与方法外,还有史料问题、史观问题等。如就史料来说,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史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史学研究的史料来对待,但是必须谨慎使用。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由于西欧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坚持,关贸总协定保留了关于特惠制和关税同盟条约,允许发展中国家采取保护本国工业的必要措施。因此关贸总协定使美国
[? ]
A.完全没有达到目的
B.完全实现了预期目标
C.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但未能主宰世界市场
D.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未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经济体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都体现了朴素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仁政”思想是对孔子核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C.战国后期,儒学逐渐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D.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思想主张各异,在备选项中A C D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B项说法错误,孟子主张统治者实行“仁政”而荀子则强调“君舟民水”,所以答案选B。
点评:高考中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阶段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初步形成,并与其它学派相互争辩;②汉武帝时期,儒学经过董仲舒的创新,成为正统思想;③宋代儒学在吸收了佛,道思想的基础上完成了“程朱理学”的思辨化;④明末时期,儒学迎合新的时代发展要求积极转向经世致用。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西方列强”“东方国家”和“南北对话”等涉及方位的概念,它包含的不仅仅是地域位置,更含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在历史文献中,二战后的“西方”概念的内涵是
[? ]
A.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B.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
C.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D.欧洲与美洲的所有国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程颢、程颐的主要思想包括
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②“人伦者,天理也”?③“知行合一”?④“格物致知”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程颢、程颐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把天理何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还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而“知行合一”的思想是王阳明在认识论上学说,因此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