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12-14 04:30: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观察下面历史文献和图片,回答问题:

图1?大总统誓词

图3?上海南京路上悬挂五色国旗,
庆祝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1)三幅图各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从近代化的角度看这一事件的历史进步性何在?


参考答案:(1)中华民国建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图1为孙中山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时的誓词,表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图2表明南京临时政府已经开始工作,行使权力职能。图3说明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得到民众的欢迎。
(2)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代替封建王朝,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代替了君主专制。近代化进程在政治领域向前迈进了一步。


本题解析:此题以历史图片为信息载体,主要从图片的资料(信息)价值上去分析。此题在很大程度上考查了对历史文献价值的认识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在19世纪中期,英国人在中国开了第一家西餐馆,它最可能首先出现在:
A.重庆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中国古代治理国家的准则和规范历经变化,逐渐形成中国特有的法律传统。到了近代,受西方的冲击和影响,近代法律制度逐渐在中国形成。
材料一?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
材料二?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从秦汉时开始形成。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十五讲》说:“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材料三?在清末新政全面开展的过程中,法制改革也被挺上议事日程。1902年3月,清延发布了修订法律的谕旨:“中国律例自汉唐以来,代有增改。惟是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路律、矿律、路律商律等粪,皆应妥议专夸。”
----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材料四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各项之自由权: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人民有书信秘密之自由;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人民有信教之自由;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 参议院之职权:议决一切法律案。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九条 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材料五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先秦时期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发生什么变化? (2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此持什么观点?(1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3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所学知识,说明“今昔情势不同”的表现。(3分)
(4)根据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概括出两部宪法的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
(1)变化:从三代的以礼治国到春秋战国时期法治的开始形成。(2分)孔子态度:“克已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使社会能够君臣有别,长幼有序。(1分)(2)特点:皇权高于法律;礼法并用,儒家思想为法律的基础;。(3分)(3)?表现:西方近代政治理论传入;西字东渐(1分)近代经济活动的需要或民族资本主义发展(1分)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兴起,(或清朝出现统治危机亦可);(1分)(4)《临时约法》:主权在民,尊重人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信犯;分权制衡;实行法治;(4分)《1954年宪法》: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原则;(2分)


本题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通过材料可知夏商周时期是以礼治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以法治国,变化总结概括即可得出。孔子是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要维护周礼。他对治国的观点不难得出。第(2)问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儒家思想的特点根据材料中“皇权至上”“礼法并用”“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可以概括总结。第(3)考查学生比较分析事物的能力。“今昔情势不同”表现要根据时代背景概括。这是西方入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这些都是不同的表现。第(4)问考考查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这两部宪法的特点要根据材料逐一概括,概括时语言要精练。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合作领域不包括

[? ]


A、取消贸易壁垒
B、保护知识产权
C、可持续发展方面
D、关税同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制度:
A.民主改革
B.和平共处
C.政治协商
D.民族区域自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遵循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是专门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制度,所以答案选D项,A B C三项与问题要求不符。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三项,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在这三项制度中最为基础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