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12-14 04:14: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12-1919年的历史事实证明,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因素是(?)
A.封建专制主义的压制
B.帝国主义的侵略
C.自然经济的束缚
D.国民素质的低下



2、判断题  为了“入世”,中国从“黑头发谈到白头发”。尽管谈判艰难,但我国还是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因为
A.“入世”有利于我国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B.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促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C.美国等西方国家阻挠我国“入世”要求
D.有助于我国化解金融风险,提高金融业竞争力



3、判断题  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
D.“南优2号”杂交水稻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8年2月2日《人民日报》社论宣称:“我们国家现在面临着一个全国大跃进的形势,工业建设和生产要大跃进,农业生产也要大跃进。”此后又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宣传口号,并报道了个别地区小麦亩产7320斤与水稻亩产13万斤等高产情况。1958年北戴河会议上通过的关于农村工作的“决议”指出:“人民公社发展的主要基础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全面不断的跃进……这将成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层单位……看来,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下册
材料二?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事本末》一书记载,1958年“大跃进”时提出的实现农业增产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深翻改土,高度密植。
材料三?《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艰难探索》—文指出:?以钢为纲的“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其中重工业畸形发展,从1957--1960年产值增长2.3倍,而农业产值下降22.8%……到1960年,粮棉的产量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
请回答:
(1)中共八大坚持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是什么?材料一提出的经济建设主张与其相比有什么不同?材料三所述“大跃进”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
(2)结合材料一、二、三分析1959—1961年间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的原因?(3分)
(3)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经验教训给我们的启示。(3分)



5、判断题  “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艺、科研领域,有(  )
①独立思考的自由 ?②辩论的自由 
③创作和批评的自由  ④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