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12-14 04:10:4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36分)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
材料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 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
材料二?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荀子》)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2分)简述道家和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材料三?“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所谓的“南北通州”是指北京通州和江苏南通,它们均与大运河关系密切。但在近代以后,随着运河漕运的停止,北通州及运河沿线大多数城市衰落,南通州却未停止发展的脚步。1898年南通大生纱厂创办,并获得20年方圆百里内独办企业的特权,税收负担较轻。此后建立的大生港承担了航运功能。到20世纪20年代大生资本集团形成,包括棉花种植、碾米、造船、纺织机器制造、发电等企业及银行。其间,南通还创办了师范、农科、商业、纺织等学校,兴建了博物苑、剧院、公园等公共设施。

图11?南通地理位置示意图
(2)阅读材料三和图11,结合所学,概括近代南通经济发展的原因。(8分)?
材料四?自19世纪初,关于宪法是否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道的问题,美国国会一直存在争论,1817年和1822年,美国总统两次否决了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的议案,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资助和承担河道改良项目,但联邦政府的权限从改良河道扩大到流域治理、防洪灌溉,又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其间,仍有很多议员认为,联邦政府建设防洪工程过多干预了各州的权力。1935年全国内发生洪灾,100多项防洪议案提交到国会,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授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地方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设土地和空间。
(3)结合所学,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角度,对材料四进行解读。(12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水与人类文明进步”关键词表

三峡水利工程
筒车
新航路开辟
轮船招商局
第聂伯河水电站
海上马车夫
北洋水师
罗盘针
水力织布机
海上丝绸(陶瓷)之路
(4)阅读上表,从“水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10分)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思想:材料一体现出了道家的“辩证”思想;材料二体现出了儒家的“仁政”思想。
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革。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造成井田制瓦解,各国纷纷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从而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分封制。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争霸,促成了思想上百家争鸣的局面。
(2)原因:南海依托江海,毗邻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经济发展;张謇的事业救国思想和实践活动,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清政府予以政策扶持,使其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相对完善,有利于城市经济持续发展。
(3)材料表明,最初由于美国宪法没有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流,导致总统两次否决国会提出的议案。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对宪法相关条例的解释,解决了联邦政府可以治理河流的法律问题,但是仍然没有理顺联邦和地方在治理河流方面的权力关系,所以国会仍陷于长期争论。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自然灾害,客观上要求联邦政府更多干预地方经济事务;罗斯福新政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这一切为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创造了条件。
以上内容表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特点是权力制衡。权力制衡一方面表现为中央机构之间的三权分立,另一方面表现为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割。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的某些方面,联邦政府的权力有扩大趋势。
(4)示例:
主题:水与社会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筒车、水利织布机、第聂伯河水电站
添加的关键词:漕渠
简要阐释:中国古代,修建漕渠,使用筒车灌溉农田,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水力织布机等,解放了劳动力,工业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电力成为社会经济与生活的重要能源。第聂伯河水电站是水利发电的代表之一。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
(1)从道家与儒家思想,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含时代主题、政治、经济等角度。
(2)以南通为例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从地理位置、思想与行动、政策、产业结构等多角度分析。
(3)分析说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特点是权力制衡(三权分立)。
(4)可以从多角度分析,但要言之有理,要注意不同时期人类社会对水力的利用(灌溉、织布、发电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老子是我国春秋晚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言论反映了他思想主张的有:
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剩,盗贼无有。”
②“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③“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④“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统一思潮进入高潮,1967年7月1日生效成立了具有一定超国家机制和职能的国际组织的欧共体。一列国家中不是欧洲共同体的六个创始国的是
A.联邦德国
B.法国
C.英国
D.意大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晚清时期,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施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部分主张
B.确立了近代民主宪政体制
C.有利于中国近代经济文化的发展
D.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概念的理解,要求准确把握其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58年,中共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不利影响。从中得出的主要教训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经济建设一定要快速发展
C.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经济规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