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九)

时间:2019-12-14 04:10: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某课题小组在研究全球化影响时,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张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提供了同等的发展机会
C.经济全球化催生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D.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带来的利益和风险必然是不均衡的。对发达国家而言是有利的,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和挑战并存。B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创始人简玉阶回忆说:“辛亥革命后,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月销‘飞马’香烟一千箱左右,1912年获利四万余元,1913年获利增至十万元,1914年为十六万元”。从材料来看,导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生产蒸蒸日上的主要因素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B.南京国民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C.群众性提倡国货的爱国运动   
D.“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来看,1912-1914年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生产蒸蒸日上的主要因素是“辛亥革命后,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故选C,其余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点评: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有:①辛亥革命的影响;②民国临时政府推行鼓励实业的政策;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0分)
《中国现代化历程》一书认为,中国1840-2000年这160年的现代化历程经历了三种道路的转化:
一、1840-1949年10月前是中国“早期现代化”阶段,以资本主义现代化为主体;二、1949-1978年是“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带有苏联的“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色彩;
三、1979年至今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在政治经济方面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试从政治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请用史实简要说明中国是如何走第一种现代化道路?(2分)结局如何?(1分)
(2)中国走上第二条现代化道路的首要前提是什么?(1分)用史实说明第二条道路是如何确立的?(2分)?
(3)中国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转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1分)20世纪90年代取得了什么具体成就?(1分)
(4)从中国现代化历程的转变和成就,你能得出哪些启示?(2分)


参考答案:
(1)道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推动了中国工业化进程;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结局: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尝试受到严重挫折。
(2)首要前提:实现民族独立。确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工业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立。
(3)方式: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成就: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道路;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
(4)启示:现代化是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应结合本国实际,走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本题解析:
(1)注意题干信息“1840-1949年10月前是中国“早期现代化”阶段,以资本主义现代化为主体”,可知第一条道路是指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从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两个方面列举史实说明,并指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尝试受到严重挫折。
(2)注意题干信息“1949-1978年是“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带有苏联的“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色彩”,可知第二天道路是指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首要前提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民族独立。从三大改造、民主政治建设、计划经济体制等方面列举史实说明。
(3)注意题干信息“1979年至今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在政治经济方面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可知与改革开放有关,从经济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两个方面列举史实说明。
(4)言之有理即可,但要注意现代化是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民族独立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应结合本国实际,走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长期从事全球化研究,他指出:“(今天的)全球化只是一个假象,媒体炒作出的全球化。”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并不存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B.全球贸易被不同跨国公司的不同部分瓜分和操纵
C.世界各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
D.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尖锐对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假象”“炒作”可知作者讲的是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的问题。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A项错误;CD与经济全球化无关。B项属于经济全球化的问题,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以下为1952——1959年我国总税收一览表(摘自罗布代尔《文明史纲》,以1952年基数为100)

以下对表中数据出现的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与完成,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②一五计划的有效实施,工农业生产得到了长足进展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
④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对当时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