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五)

时间:2019-12-14 04:10: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外国商品是
A.洋纱和洋布 
B.咖啡和可可
C.产于印度的茶叶
D.产于泰国的香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礼治
B.仁爱
C.仁政
D.兼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结合材料中的“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可见孟子对弱者的关注,由此文王发政施仁,从这里可以看出孟子要求统治者要关注民生,这体现的是仁政的政治思想。A是孔子的思想;B是荀子的思想;D是墨子的思想;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孟子的思想: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在人格理想上,强调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大兴“文字狱”,其相同的根本目的是(?)
A.压迫知识分子
B.加强思想控制
C.巩固君主专制
D.防止人民反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比较问题的能力。“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兴文字狱”都是加强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所以相同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君主统治。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6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划定“生态红线”,要求加快生态制度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古人注重人和自然的关系。请列举中国古代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两个重要思想家及其主张。(4分)
材料一?近代以来英国针对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部分法律

时间
法律名称
1843年
《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
1855年
《有害物质去除法》
1876年
《河流防污法》
1926年
《公共卫生(烟害防治)法》
1956年
《大气清洁法》
1963年
《水资源法》
1973年
《水法》
1974年
《污染控制法》
——据梅雪芹《历史学与环境问题研究》
(2)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分)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列举二战以来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有利于环境改善的因素。(8分)
材料二 2002年全球碳排放量示意图

——引自M-F.杜兰等编《全球化地图》
(3)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指责中国排放了过多的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历史和现实角度评析该观点。(12分)


参考答案:
(1)列:儒家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自然规律为社会造福。道家老庄崇尚自然,以因循自然的“无为”为处世的方法。(或道家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庄子,提出“天人不相胜”,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儒家董仲舒,天人合一。(任答2点即可。4分)
(2)说明:英国政府注重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有利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尤其是核能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新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国家干预的加强;福利国家制度普遍建立与发展;人们环保意识增强;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立法改善环境等。(8分,4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评析:西方发达国家的指责是不合理的;(1分)
历史角度: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由于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工业化的发展,使煤炭、石油资源成为主要工业动力,西方国家大力排放温室气体。(4分)而中国则长期处于农耕时代,因此从历史角度西方发达国家要负主要责任。(2分)
现实角度:从2002年全球碳排放示意图表明,尽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温室气体排放量有所增加,但总的排放量仍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从现实角度看西方发达国家仍要负主要责任。(3分)
西方发达国家的指责是出于对中国的偏见,是逃避责任;同时,我们也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分)


本题解析:
(1)儒家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自然规律为社会造福;儒家董仲舒,天人合一。家老庄崇尚自然,以因循自然的“无为”为处世的方法。道家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道家庄子提出“天人不相胜”,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英国政府在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法律解决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新能源、新技术出现,尤其是核能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新经济”的产生和发展,重工业发展比重下降;国家干预的加强;福利国家制度普遍建立与发展,生存对环境压力减小;人们环保意识增强,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立法改善环境等,这些都有利于环境改善。
(3)西方发达国家的指责是不合理,从历史角度看,西方是先发内生的现代工业国家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发明,使煤炭、石油资源成为主要工业动力,西方国家大力排放温室气体。中国是后发的工业国家,而中国则长期处于农耕时代,因此从历史角度西方发达国家要负主要责任;从现实角度看,从2002年全球碳排放示意图表明,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有所增加,但总的排放量仍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从现实角度看西方发达国家仍要负主要责任。西方发达国家的指责是出于对中国的偏见,是逃避责任,混淆视听;但是中国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历史知识中,“事实”和“解释”并不相同。学习历史就要知道如何分辨两者的区别。以下的历史叙述中,属于“解释”的是?
A.西周建立后对新征服的地区实行封邦建国制
B.魏晋时期的分裂,是由地方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引起的
C.商鞅依据军功授爵,爵位为二十级
D.孔子整理古典文献,编订了《诗》《书》《礼》《易》《春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