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9-12-14 04:09: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和破坏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09年,有《京华百二竹枝词》写道:“菜罗中外酒随心,洋式高楼近百寻。门外电灯明似昼,陕西巷深醉琼林。”词中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媚外心理的驱使
B.工业文明的影响
C.攀比世风的结果
D.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洋式高楼”、“电灯明似昼”等信息可以看出,该时期受到工业文明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故选B。ACD项材料无法体现。
点评:近代中国由于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在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是传统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社交礼仪和婚俗等变化上;另一个方面是在生活上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电在中国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史德》中说:“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盖欲为良史者,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也。尽其天而不益以人,虽未能至,苟允知之,亦足以称著书者之心术矣。”这强调史学家研究历史应
A.尊重客观,强调实事求是
B.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C.集中精力进行史学著述
D.注重历史现象的描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注意材料中的信息“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也”可知作者强调的是历史研究讲究的是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历史,而不是主观臆断,所以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火轮、火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准自专其利……先于二十一省二十一大路以为全国之脉络……岁三四千里之遥,亦可朝发夕至。
——《资政新篇》
材料二:光绪二十八年(1902)秋,清廷宣布于次年春季拜谒西陵。为便于慈禧太后等人“御驾”往来,决定从河北新城县高碑店到易县良各庄修筑一条新易铁路(也称西陵铁路),全长43公里,限期六个月完成,并拨官银60万两。
材料三:日本《朝日新闻》鼓吹说:“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凡其地之兵权、商权、矿权、交通权,左右之,存亡之,操纵于铁路两轨,莫敢谁何!故夫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亡系之。有铁路权,即有一切权力;有一切权力,则凡其地官员,皆吾驱使之奴,其地人民,皆我俎伤之肉”
《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第二册
材料四:人民网西安2004年1月6日电?记者朕少忠报道:今晚18时,16002次货物车从西安新丰站缓缓驶出,国家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标志性工程—西安至南京的铁路(也称西陵铁路)西安至合肥段开通运营。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材料一反映《资政新篇》的主张是什么?其主张实质是什么?
②材料二反映清政府修建西陵铁路的目的是什么?
③根据材料三,谈谈帝国主义国家为什么在中国大肆争夺修筑铁路的权力
④依据材料四说明现今修建西陵铁路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1)主张发展近代的铁路事业,实质是发展资本主义。
(2)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材料中主要是祭祖
(3)帝国主义国家把夺取铁路权看作是瓜分和灭亡中国,扩大政治、军事和经济侵略的重要途径
(4)有利于沟通中西部和东部沿海的联系,有利于促进中西部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西部的大开发


本题解析:本试题主要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取与取舍能力,在对材料进行信息加工的基础上注意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第一问、第二问、第三问主要知识来源于材料,同时对选修一内容《维新变法》的背景知识加以应用。第四问注意对材料内容进行适量的补充。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周期为50年左右的景气与萧条交替的长期波动。在这个长周期的前25到30年,世界经济总体处于繁荣时期,而在后一半时间,世界经济则总体上处于衰退和萧条时期。在每一个长周期,都会出现一个或几个新兴的经济强国,利用当时出现的种种机遇,充当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
(1)1945年,世界经济进入最强劲的一轮“康德拉捷夫上升期”,美国成为新的“增长
极”。美国是怎样“利用当时出现的种种机遇”的?(4分)
材料二?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是非常深刻和复杂的,其中包括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缺乏黄金约束而使货币成为纯粹信用货币,货币投放缺乏必要的体制约束;全球贸易和投资的不平衡,加之美国本身的原因,使得作为国际中心货币的美元大量投放,必然产生全球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苏联解体后,美国一国独大使得美国货币投放更加失去国际约束;全球民主化发展以及政府救市干预使得流动性过剩和金融危机的处理难以到位,越积越大;经济全球化加快使得国际经济金融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美国经济结构和资金循环模式遇到重大挑战,低利率政策难以为继等等。
——?王永利《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哪些因素影响了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4分)
材料三?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革命性的突破,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3)有人认为,当今世界已进入后美国时代。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类文明在政治、经济方面出现了什么新趋势(4分)?结合材料三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新的文明转型”?(3分)


参考答案:(1)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控制了世界金融市场;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控制世界市场;推行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各国等;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4分)
(2)因素: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②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的结束。③全球民主化的发展。④经济全球化的加速。(4分)
(3)新趋势:政治多极化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4分)
应对:加快科技进步与新技术的发展,促进文明的进步;开发新能源,建立新的资源配置体系;改革教育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加大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促进和谐发展等。(答出三点即可,3分)
第Ⅱ卷评分说明:
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文字表述;凡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