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4 04:08:23
1、判断题 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此话的意图是
A.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B.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
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D.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原文大意是说: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因此是主张提倡知识分子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方能担当治国人才,故A项符合题意。B、D两项片面理解材料;C项材料未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由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使得一些文官结成集团,产生了许多文官派系,其中的重要纽带就是各种各样的“谊”,如“姻谊”“乡谊”“年谊”等。这里的“年谊”指的是
A.同年出生
B.同年被任命为官
C.同年考中举人或进士
D.同年入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不包括
A.中国开始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B.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白银外流,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D.直接导致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实质的了解,而不是对条文的死记硬背。同时,使考生了解鸦片战争本身并没有导致中国社会性质和经济制度发生什么重大变化,关键是战后签署的一系列条约使得中国产生了这种变化。解题的关键是细致分析《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很多,外商的冲击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故而本题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分)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选拔人才的制度也不断地变化,以适应社会和统治者的需要。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各级贵族不仅世袭所占有的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其职务和待遇。
——岳麓版教材《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二?随着社会的发展,血缘关系的松弛,宗法制遭到破坏,以之为基础建立的分封制也很难继续存在下去了。战国时期已经开始用立军功便授官爵的制度替代西周以来的人才选拔制度,秦和汉初基本沿袭。
——岳麓版教材《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汉代以察举为主的选官制度,实现了由夺天下到治天下的转变,解决了战国以来军功爵制和养士制不适应治理国家的问题……而且以儒家思想理论统一了官吏的价值标准,造就了一批以文人为主的职业官吏,适应了和平年代治理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需要。
——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 ?东汉末年开始,朝廷采用由地方名人将本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定为九等(品)、朝廷再按等(品)任命的人才选拔制度。但这一制度逐渐出现很多弊端……出现“累世公卿”的现象。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世门第的高低日益成为选官的标准。
——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教材
材料五 ?隋朝建立以后,面对衰败的士族,改变仅仅体现士族利益的选官制度就提上了日程。……隋朝首先开创了通过文化水平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这一制度为唐朝所继承和完善。
科举制度……对维护政治和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成为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成功地笼络、控制读书人,有利于巩固统治……为官僚队伍提供了相对来说素质较高的人才。历代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
——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教师教学用书
问题:
(1)材料一中“不仅世袭所占有的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其职务和待遇”指的是中国古代那种人才选拔制度?(2分)
(2)根据材料二,导致战国时期军功爵制度取代西周人才选拔制度的原因有哪些?(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汉代为什么会出现选官制度的变化?察举制度容易产生哪些弊端?(4分)
(4)根据材料四和材料五,指出隋唐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和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6分)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概括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标准有什么变化?(4分)
参考答案:(1)制度:世卿世禄制度(2分)
(2)原因: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破坏(4分)
(3)原因:军功爵制和养士制不适应和平年代治理国家的需要。弊端:容易出现任人唯亲和形成小集团(言之有理亦可得分)。(4分)
(4)原因:士族的衰败。(2分)积极作用:维护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成功地笼络、控制读书人,有利于巩固统治,为治理国家提供高素质的人才。(4分。任答两点给4分)
(5)标准变化:从注重门第出身到注重德才兼备(或者注重才能)。(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老人们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们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以道家思想的影响切入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理解能力。关键信息: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以静制动。题干反映了道家的清心寡欲、顺其自然与辩证思想,故B项正确;ACD项思想没有在材料中涉及或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