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4 04:07:58
1、判断题 一个区域性的官方经济论坛,不存在超载成员体主权的组织机构,成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壁垒为宗旨和目标的当前规模最大的多边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是
[? ]
A.European?Union?
B.North?American?Free?Trade?Area?
C.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
D.Wold?Trade?Organization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据民国十一年出版的《南浔志·南浔丝市行》载:“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以下是对诗文反映信息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江浙地区成为外商原料产地
B.上海在鸦片战争后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
C.开埠后中国丝织业得到发展
D.中国社会第一次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周恩来1958年在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中国适宜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不适宜于建立也无法建立民族共和国。历史发展没有给我们造成这样的条件,我们就不能采取这样的办法。”这一论述
A.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缺乏历史基础
B.要求给予民族区域自治地区自主自治
C.旨在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合理性
D.表明建立民族共和国的时机尚不成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据材料信息“在中国适宜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不适宜于建立也无法建立民族共和国”分析可知C项符合题意。A与题干刚好相反,BD与题干无关,“历史发展没有给我们造成这样的条件,我们就不能采取这样的办法“可知是强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行的。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图片包含了社会经济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民国初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选做题:
参考答案:
示例一?
信息:民国初年的轻工业等发展迅速,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3分)
说明:中国社会性质和国家经济建设方针的改变。(3分)
示例二
信息:民国初年工业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中西部也有发展。(3分)
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更注重工业的合理布局。(3分)
本题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比较两幅地图,从中找出变迁的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出民国初年,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沿江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布局了一批国有企业;还可以看出民国初期主要是轻工业得到较快发展,而新中国成立后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还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中西部交通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联系一五计划相关史实,分别进行说明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其主要目的是(?)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弘扬和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汉初,由于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统治阶级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因此,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在思想上,主张清静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但是汉武帝即位时,社会经济已得到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终于取代了道家而居于统治地位。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