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三)

时间:2019-12-14 04:06: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孔子概括“知天命”的年龄是
A.二十岁
B.三十岁
C.四十岁
D.五十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到1956年底,参加初级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96.3%,参加高级社的达到农户总数的87.8%。”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有?①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②推动了工业化进程?③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④加速了农村两级分化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通过对农业的改造,使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发生 了变化,为工业化提供了某些条件,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建设,并没有促使农村的两极分化,所以排除④,正确的是①②③。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十分欣赏挂在某古代思想家纪念馆大殿内的一副楹联,全联是:“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这位思想家曾指出
A.“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C.“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D.“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可以分析的出这是说的朱熹。朱熹传承了二程的思想,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主张格物致知。故选D。A项是黄宗羲的主张;B项是李贽的主张;C项是王守仁的主张。
点评:朱熹是宋明理学的重要的代表人物,在世界的本源上,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社会上即使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是存天理,灭人欲。这种思想极大地压抑了人的自然欲望,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但是宋明理学中的积极地成分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对后世有重要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材料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大纲》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在“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的权益。?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四?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依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经济主张。(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对民生问题提出了怎样的主张。(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国从哪些方面进行社会改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改革对各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5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分别指什么。简要指出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在农业方面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的。(6分)


参考答案:(1)孔子不反对求富,但是认为求富应该符合当时的社会经济秩序和道德规范。(3分)
(2)将民生问题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明确提出以发展经济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明确提出了通过政府调节解决社会福利问题。(6分)
(3)通过立法保障工人的权益,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影响:在一定程序上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5分)
(4)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分)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经营的自主权。(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文字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从材料一中““富而可求也,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饭疏食饮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信息归纳出答案。第(2)问从材料二中“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种种公共之需”等信息从民生问题;社会福利等信息来归结答案。第(3)问第一小问对应材料三,依据材料三“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的权益?”等信息来归纳答案;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等就爱哦度综合归纳。第(4)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四“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并结合所学从自由主义和计划经济两个方面去综合分析作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罗斯福新政措施以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角度综合分析作答。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现象出现在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图片反映的是浮夸风的现象,发生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故选B。大跃进时期发生了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A是在1953到1956年时期;C项是在1966年到1976年十年;D项是在1978年以后。
点评:1958年,在总路线的指导下,错误的发动了以大炼钢铁为标志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左倾错误的发展。以高指标、共产风、瞎指挥等作为特征,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