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4 04:05:15
1、选择题 任何经济政策(体制)的出现,都有一定的时代性。同一经济政策(体制)在不同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能够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①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②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③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④美国的自由放任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重农抑商政策在中国古代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后期则主要起消极作用,故①正确;苏俄新经济政策自始至终起积极作用,故②错误;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20世纪30年代起了一定作用,但二战后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故③正确;自由放任政策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起积极作用,但后来成为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重要因素,故④正确。故选D。
考点:史学理论·历史主义的观点(经济体制的时代性)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文革中,刘少奇在中南海被批斗,失去人身自由。他拿着《宪法》愤怒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个公民,……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刘少奇最后含冤而死,成为共和国第一大冤案。这主要说明了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80年8月,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小平的回答是
[? ]
A、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B、加强现代化建设
C、加强国防建设
D、加强科学文化教育事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文化大革命中某地方电台播放了一首当时的流行歌曲:“红卫兵,红卫兵,革命的烈火燃在胸,阶级斗争风浪考验了我,路线斗争锻炼的心里红……”歌曲播放后开始播报新闻。下列内容最有可能被播报的是
[? ]
A.将革命进行到底,争取实现全国解放
B.庆祝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C.打倒反动学术权威刘某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从1949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其他一系列法律、法令,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随后制定的有关法律,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年——1976年)动乱,中国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指引下,现行宪法以及《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行政诉讼法》等一批基本法律出台。199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
请回答: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法制建设所呈现的阶段特征并指出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1976年:遭到严重破坏,法律制度名存实亡。原因:专制主义思想的的毒;“左”倾错误和“文革”的破坏;人们法制意识淡薄;个人崇拜盛行。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全新发展,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原因:吸取“文革”教训;解放思想,破除个人崇拜,人们的法制意识增强;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提倡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借鉴国外法制建设的经验;确立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和“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