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4 04:03:46
1、判断题 阅读“张一元”企业大事年表(部分),以下结论相符合史实的是
?时间 | ?事件 |
? 1900年 | 安徽人张文卿于北京花市创办张玉元茶庄 |
? 1906年 | 在前门大栅栏开办第二家茶店,始称“张一元” |
1930—40年代 | 开始利用电台、电影等手段进行广告宣传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文字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当时清政府放松了“民间办厂”的限制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①错误;改良的旗袍出现是在民国以后,故②错误;中国人自办的电台是在1925年,故③正确;报刊也是宣传企业较好形式之一,故④正确,本题选择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5一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
年份 | 当年创刊总数 | 中国人自办报刊 | |
总数 | 所占百分比 | ||
1895 | 7 | 3 | 42.9% |
1896 | 11 | 7 | 63.6% |
1897 | 49 | 45 | 91.8% |
1898 | 47 | 39 | 83% |
参考答案:(1)特点: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日益成为中国报业的主体;但寿命大多很短;报刊多以宣传维新变法为主要内容。
(2)成因: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维新派把创办报刊作为宣传变法思想的主要手段;外国人在华办报客观上提供了借鉴;维新变法失败后,报业遭受重创。
(3)主要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
认识:只有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才能实现报刊业的独立与繁荣发展。(言之有理皆可)
本题解析:(1)通过材料一可以看出中国自办报纸的比重逐渐增加,材料二、三说明中国报纸寿命大多很短;报刊多以宣传维新变法为主要内容。(2)结合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经济、政治、思想的变化情况回答。(3)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内容回答。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
[? ]
A.报刊杂志
B.电报电话
C.电影电视
D.互联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近年以来,社会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渠道。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 )。
A.电影
B.电报
C.报刊
D.电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B、D两项为通讯工具。报刊在19世纪中期前后出现,到19世纪末才出现电影,继报纸、广播和电影之后出现互联网。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884年,有诗云:“见闻历历备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的“纸”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