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4 04:02:23
1、判断题 “在正式确定继承人之前,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进行一次考核,看他是不是接受了自己的哲学思想的真传。结果,柏拉图在考核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掌握得如何时,亚里士多德反而对这种理论提出大胆的批判。”给这个历史故事取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 ( )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B.认识人自己
C.知识即美德
D.人是万物的尺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文主义的起源。从材料信息“亚里士多德反而对这种理论提出大胆的批判”可知,亚里士多德对其老师不盲目崇拜,而是提出质疑,体现其追求真理的观念。因此选A。B、C是苏格拉底的观点;D是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的观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我国历史上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是指
A.1959~1961年
B.1960~1962年
C.1953~1956年
D.1949~1952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准确记忆历史知识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右图是一张1983年台湾地区为纪念利玛窦来华400周年发行的邮票。从图中可见利玛窦来华后已改为中国式打扮,其真正的目的是_____。
A.熟悉东方礼仪文化以便传网西方
B.接近中国士大夫便于传教活动
C.害怕中国人民的反洋教斗争
D.利玛窦仰慕中国儒家文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利玛窦是罗马耶稣会教徒,于明万历十年来到中国,当时还没有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洋教斗争还没出现。C可排除。万历十一年,利玛窦在肇庆建起了中国内地第一座天主教堂,开始在肇庆传教,但当地士绅和百姓还都与“洋和尚”有很大的隔阂,为了消除人民的敌对情绪,利玛窦穿起中国式的长袍大褂,以孔门信徒的身份出现在知识界和官宦之中。由此可知B选项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各项组合中,正确的一组是 (?)
A.上海──中国第一个电报机房
B.广州──中国第一个电报机房
C.天津──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D.无线电报──20世纪初在民间普遍使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唐太宗与隋杨帝具有不同的治国理念和民生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杨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三月,“下诏杨素与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京(洛阳),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徙洛州郭内居发及诸州富商大贾数万户以实之。……命尚书右丞皇甫议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丁男不供(不足),始役妇人”。
材料二?贞观八年,太宗谓待臣曰:“隋时百姓纵有财物,岂得保此?自朕有天下已来,存心抚养,无有所科差(科差:对平民财物或劳役的征发)”,人人皆得营生,守其资财,即朕所赐。向使朕科唤不已,虽数资赏赐,亦不如不得。”
(1)概括材料一中隋杨帝在过度役使民力方面的史实,据此分析对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产生的影响。(6分)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的治国理念与隋杨帝的不同之处,他在发生政策方面的特征是什么?由此对唐朝的统治产生了哪些影响?(10分)
参考答案:
(1)史实:营建东京(洛阳);开凿大运河(或通济渠)。(4分)
影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加剧了统治危机。(2分)
(2)不同:存百姓(或以民为本)。(2分)
特征:轻徭薄赋,劝课农桑(4分,符合要求即可得分)。
影响: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盛世景象。(4分,只回答“贞观之治”得2分)
本题解析:(1)“史实”: 提炼材料信息“营建东京”,“开通济渠”可得出答案:“营建东京(洛阳);开凿大运河(或通济渠)”。“影响”:联系所学隋亡原因“兵役沉重:远征高丽战败;徭役沉重:营建东京(洛阳);开凿大运河,赋税沉重,农民流离失所”即可得出答案:“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加剧了统治危机”。
(2)“不同”: 提炼材料信息“存心抚养,无有所科差(科差:对平民财物或劳役的征发)”可得出答案;“存百姓(或以民为本)”;“特征”:对比两则材料信息, “营建东京”,“开通济渠”; “存心抚养,无有所科差(科差:对平民财物或劳役的征发)”可得出答案;“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影响”: 联系所学贞观之治即可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