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4 03:58:51
1、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桎梏的惟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1)材料中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实际原因又是什么?并请说明之。(7分)
(2)有人认为:“非暴力”抵抗运动实际上是号召群众逃避斗争,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8分)
参考答案:
(1)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认为印度民族力量强大。(3分)
实际原因:印度国力衰弱,表现在印度经济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与英国相比经济军事实力悬殊;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妥协性;以往民族起义屡遭失败。(4分)
(2)不同意。(2分)“非暴力”抵抗方式是由印度经济落后和国力决定的;但它仍具有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正义性质;是一种特殊的且最好的斗争形式,而不是逃避斗争;并在效果上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和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6分)
同意。(2分)“非暴力”抵抗运动束缚了群众斗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限制了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范围和方式;暴露出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客观上有利于维护英国殖民统治。印度人民最终发动了武装起义,突破了“非暴力”斗争方式的局限。(6分)
本题解析:
(1)材料一中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桎梏的惟一正确方法;“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第二小问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分析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实际原因。
(2)该问属于观点评论型试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述问题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史论结合、多角度分析问题的学科综合能力。解答时考生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但必须依据材料,调动和运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相关史实进行评述。注意观点与所述史实必须一致,且言之有理,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条理清晰。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民权主义,其目标是
A.反对封建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B.反对帝国主义侵犯中华民族的利益
C.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D.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A、B两项很容易排除。辛亥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反封建,孙中山所倡导的民权主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本题最容易错选的是D项。君主专制制度有两种形式,一是资本主义的君主专制,如拿破仑的专制等,二是封建专制,如清王朝的统治。所以,D项并不完全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 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跨了……”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清政府放松了思想控制
B.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
C.革命成功靠的是舆论宣传 
D.孙中山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孙中山和甘地在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上的不同之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