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4 03:55:27
1、判断题 新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反映了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下列各项最能反映国际关系格局趋向多极化的是
A.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亚非会议
D.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1971年在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进程中广大发展中国家给以了重大支持和帮助,这表明第三世界力量的崛起和美国孤立中国外交政策的失败,自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以来,第三世界国家对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了有力冲击,多极化趋势日趋形成,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均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前中期,多极化趋势还未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67年东盟成立,200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1992年北美四国贸易区域组织成立;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2002年欧元起用……从以上材料看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是? (? )
A.经济区域集团化
B.国家经济现代化
C.全球经济一体化
D.区域经济规模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题干中所列组织都属于区域性经济组织,其反应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关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PEC摒弃了意识形态的组成模式
B.APEC是世界上第一个自由贸易区
C.欧盟的成立标志着欧共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D.北美自由贸易区并不是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有的学生易错选D,错选原因在于对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性质理解不正确。正确理解应是: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只是一个松散的经济联盟,而不是一个政治联盟。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集团化组织是
A.欧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东盟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英国历史学家罗德里克·弗拉特说:“历史学家所使用的许多质量上的判断或描述就有着一层内含的数量上的意义,有时还有必要使它变得明确起来。……没有从数量方面作出回答的知识,我们便不能解释‘重要’问题上的证据。”罗德里克·弗拉特强调的是
A.定量分析是唯一可行的史学方法
B.定性分析对历史研究没有意义
C.定量分析对历史研究有重要意义
D.定量分析是历史研究的最终目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根据题干中“没有从数量方面作出回答的知识,我们便不能解释‘重要’问题上的证据”一句分析,应选C项,定量分析对历史研究有重要意义。A项说法绝对化;B项说法明显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定量分析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点评:定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的方法,在计量史学中广泛应用。定量分析主要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定性分析主要研究事物的性质,传统史学实际上就是运用定性的方法。因此,计量史学出现的本身就是对传统史学的否定。计量史学在二十世纪六七年代风靡欧美各国,后来又波及了整个世界。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