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12-14 03:46: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图片对历史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从1951年到1975年,六次将周恩来的照片登上封面。阅读下列图片及提示:
?
图1发表于1951年6月18日。?图2发表于1954年3月10日。
标题为“共产主义者周恩来”。?标题为“红色中国的周恩来”。
小标题: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小标题: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
?
图3发表于1971年11月8日。?图4发表于1972年3月6日
标题为“中国人来了”。?标题为“尼克松的中国之旅”。
发表于1972年3月6日?
请回答:
(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时代》周刊认为周恩来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的原因。(4分)
(2)图2中,周恩来为解决“战争与和平”问题,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哪一次重要国际会议,有何意义?(5分)
(3)根据图3分析“中国人来了”的含义。(3分)
(4)根据图4分析“尼克松的中国之旅”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4分)
(5)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时代》周刊对周恩来的评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此,谈谈我们在使用图片作为历史研究资料时应注意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中国共产党推翻了国民党统治,建立新中国,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认为中华民国政府才代表中国。新中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损坏了美国的利益。(4分)
(2)日内瓦国际会议。
日内瓦国际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会议;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会议的进程,并最终达成协议,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5分)
(3)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分)
(4)中美签订了《中美上海公报》,它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4分)
(5)从贬低、“妖魔化”到客观、公正。
应根据客观事实,对历史资料及其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甄别。(4分)


本题解析:
(1)《时代》指的“中国”是“中华民国”而非“中华人民共和国”。结合此时期的中美关系来理解这句话: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认为中华民国政府才代表中国;新中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损坏了美国的利益。所以《时代》站在美国立场,“妖魔化”和“丑化”周恩来及新中国。
(2)图2发表于1954年3月10日,根据时间“1954年”可知是日内瓦会议。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日内瓦会议的意义。
(3)图3发表于1971年11月8日。联系教材“1971年10月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等内容回答。
(4)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回答要准确。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两国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5)从整体概括材料来分析中美关系的演变;第二小问考查对史料的态度:历史资料往往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对历史资料及其所提供的信息需要进行甄别。
点评: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两国关系的复杂之处主要在于两国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对彼此的不同看法。总体讲,是合作多于冲突,共同利益远大于彼此分歧。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右图是哪一场战争的示意图( ) ?

A.第四次中东战争
B.两伊战争
C.海湾战争
D.波黑战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在回答这类题型时,首先要积累相当的地图知识,比如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每幅图中都有图例,抓住图例是解题关键。本题的信息是“伊拉克危机”。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世纪末问世的《适可斋记言》一书写道:“江浙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伸有弃家者,此未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声气远播之后,内地妇女之妄想自由,误用自由者,逐相率至沪,父母丈夫不能阻也。”这段言论反映近代中国(  )
A.出现男女平等的社会潮流
B.男耕女织小农经济解体
C.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增强
D.传统农业社会的观念受到冲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依据材料中“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和“内地妇女之妄想自由,误用自由者,逐相率至沪”,可知受新经济和新思想的影响,近代中国人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并接受了新思想。因此D项符合题意。A项和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不能完整表现材料。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韩非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  )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战国时代的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政治上主张“以法治国”,加强君主专制和强化中央集权,所以答案选D,A项是墨家学派的政治主张,B项战国时代儒家学派荀子的政治主张,C项也是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充分重视道德伦理在安定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哪部著作是董仲舒的作品

A        B          C          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结合史实可知《诗经》《论语》和《周易》都是先秦时期中国重要的文化典籍,而《春秋繁露》是西汉董仲舒的作品,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不符合史实。
点评: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不仅开启了儒学的神学化之路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