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二)

时间:2019-12-14 03:44:1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正确理解是
①同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②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③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 ④争取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扩大国际影响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05年4月,胡锦涛主席参加亚非峰会,第一次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思路的有
①签署核不扩散条约 ?②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
③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④继续深化改革的力度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中国人来了”这一结论所依据的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
[?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尼克松访华并签署上海公报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人可自由出入美国国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2月14日,中苏双方在友好平等的基础上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摘自《国际条约集》
材料二:1957年11月的莫斯科会议期间,毛泽东的言谈举止充分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中共已经可以同苏平起平坐了。但也就在这时,双方的分歧开始露出苗头。真正反映出中苏在对外对内政策上出现重大分歧,并引起尖锐对立的,是后来发生的两件事:1958年中共领导人在未通知苏共领导人的情况下炮轰金门,惹恼了正在积极推动冷战缓和战略的赫鲁晓夫,因为中共的做法无疑是在唱对台戏;另一件事就是中苏两党虽然都要求改革斯大林式的发展模式,但苏共领导人并不支持中共以建立人民公社来实现跃进的做法。
——摘自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
材料三:2001年中俄两国在莫斯科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是中俄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兹达成协议如下:
……
第五条,俄方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俄方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
第六条,缔约双方满意地指出,相互没有领土要求,决心并积极致力于将两国边界建设成永久和平、世代友好的边界。……
第十八条,缔约双方将根据各自承担的国际义务及本国法律在促进实现人权和基本自由方面进行合作……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苏关系怎样?这种关系对中国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末之后中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二概括变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世纪以来中俄关系又有何新的发展?其出发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三归纳,新世纪在中俄关系的改善过程中,俄罗斯在哪些方面体现出其诚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结盟(同盟)关系。有利于打破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包围和封锁,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有力地支援了新中国经济建设。
(2)变化:中苏之间出现重大分歧,并最终导致中苏关系破裂。原因:一是中共在社会主义阵营内已经成为苏共领袖地位的强有力的挑战者,二是中苏两党在对国际形势与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两个问题上存在着不同认识。
(3)发展:摒弃了冷战思维,中俄建立起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出发点:加强经济合作,发展经济;维护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
(4)通过谈判基本解决中俄边界问题;俄尊重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尊重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首都太子港 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截至2010年1月26日,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11.3万人丧生,其中包括8名中国维和人员。中国自2004来不断向海地派出维和人员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之一是
[?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C、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