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12-14 03:35: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下列事件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②《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③亚非会议的成功④《辛丑条约》的签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应首先理解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即双方和睦相处,但并不强求对方在各方面同自己一致,实际上就是求同存异。①是美苏之间的斗争,④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所以应排除。《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是不同制度的国家为了共同反对法西斯的进攻而走向团结,亚非会议以求同存异为原则,实现了亚非国家的团结。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
A 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 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的工作重心
C 使全党认识到“文革”错误的根源
D 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左”倾错误,实质上是受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束缚。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从2001年起,俄罗斯各地逐渐兴起一股重塑列宁、斯大林雕像的浪潮,重建费用几乎都是由老百姓自掏腰包,特别是俄罗斯“最资本主义”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尤其积极踊跃对此认识最准确的是
A.是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怀念
B.是对苏联历史客观评价与认识的产物
C.是对俄罗斯曾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否定
D.是重振大国地位的对外宣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俄罗斯人正视现实,对苏联历史进行客观评价,促使题干所述现象的产生。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含义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中的“民主”,实即做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
C.其“民主”内涵与近现代“主权在民”相吻合
D.儒家“民本”思想绝无现代民主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尚书》是儒家经典,主要是为封建统治提供治国方法,其“民主”内涵与近现代的“主权在民”不相吻合,故答案选择C项。材料的“民主”是人民的主人,即君主,故A项正确;材料中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故B项正确;儒家民本思想没有现代民主思想,故D项正确。
点评:古代中国的民本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1)其主要内容:第一,孔子的思想:“仁”的学说,以德治民的政治思想;第二,孟子的民本思想:“民为贵,君为轻”,“仁政”,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放宽刑罚,减轻赋税;第三,荀子的“舟水说”。(2)其形成的原因:第一,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劳动者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得到提高;第二,对夏商周诸王朝兴亡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思考;第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对现实社会动荡、人民苦难的忧思中,寻求拯救社会、拯救民众之路。(3)其影响:第一,为封建统治者接受并成为其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有利于给劳动者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生产环境,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政治安定和国家统一;第四,影响着后世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一份珍贵遗产。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当前,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都在加强,二者的关系为
A.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B.前者排斥后者
C.后者排斥前者
D.相互对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既矛盾,又相互促进。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