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4 03:35:53
1、判断题 在汉光武帝时期,学生要想进入最高学府——太学,接受儒家教育,应到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建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汉光武帝为东汉的开国皇帝,太学为中央一级学校,A.长安为西汉、隋唐都城,? B.洛阳为东汉等朝的都城, C.咸阳为秦朝的都城, D.建康为东晋南朝等朝的都城,因此选B.
点评: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西汉早期,黄老之学盛行,只有私家教学,没有政府设立的传授学术的学校。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始 在长安建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汉元帝时博士弟子达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千人。王莽秉政,为了树立自己的声望,并笼络广大的儒生,在长安城南兴建辟雍、明堂,又为学者筑舍万区。博士弟子达一万余人,太学规模之大,实前所未有。武帝到王莽,还岁课博士弟子,入选的可补官。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城东南的开阳门外兴建太学。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三国时期,孙权要吕蒙多读书,吕蒙读了一段时间后,鲁肃对吕蒙关于时局的分析,大为钦佩,并说吕蒙“非复吴下阿蒙”。根据以上所述,请问孙权要吕蒙读什么书?(?)
A.《诗》、《书》、《易》、《礼》、《春秋》,这些基础典籍,属于学者必读
B.《孙子》、《左传》、《史记》、《汉书》等典籍,培养见识与能力
C.《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D.《周易》、《老子》、《庄子》,了解这些最近风行一时的学说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的时间三国时期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是儒家思想居于统治地位,所读的书籍应该是儒家典籍,因此排除BD项;A项错误,《易经》并非基础典籍。故选C项,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经典典籍,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时说:“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下列对引文理解不正确的是
A.“九二共识”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台独势力不利于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
C.台海稳定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
D.国共两党均主张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钟祥财在《和谐与大同:中国古代两种经济发展思路》中说,先秦时期经济主张以个体差异为基础,而西汉以后的大同构想则相反,它们秉承整体主义的信念。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符合这种大同思想的历史阶段是
A.新中国建立初期
B.中共八大之后
C.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D.中共十四大之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经济建设。“大同思想”在经济上是指单纯的公有制经济。联系史实可知,只有中共八大之后一段时间,中国实行单一公有制经济。故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腾讯历史频道推出《转型中国1864-1949》系列原创策划。策划以年份为单位,逐一梳理近代史关键命题。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1920年年度事件的是
A.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破裂
B.中国出现首个电报机房
C.无线电台开始引入中国
D.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是在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走向破裂;B是在187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市南京路12号设立的电报机房,1871年6月3日开始通报,这是上海租界设立的第一个电报局,也是外国人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电报机房,
这是中国出现的首个电报机房;C 不对,1922年12月,美国人E.G.奥斯邦把一套无线电广播发送设备由美国运到上海、在上海创办中国无线电公司,并与英文《大陆报》馆合作,开办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该台于1923年1月23日晚首次播音,这是中国境内开设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因此选D .
点评:注意以时间为线,把本单元分为鸦片战争后、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及改革开放后四个历史阶段,横向整合各个时期社会习俗、交通通讯及大众传媒的相关史实及阶段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