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12-14 03:33: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从积极的意义来看,主要是
A.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B.有利于规范社会等级秩序
C.有利于劳动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
D.有利于儒家思想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孔子的“仁”的思想主要有“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积极意义在于“有利于调解与和谐社会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简述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时间、内容,一国两制的实践事例、意义。


参考答案:1、提出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1分
2、基本内容: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3分
实践事例:港、澳回归2分
3、意义:(1)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灵活运用,是战略构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3分
(2)洗雪了百年国耻,开创了港、澳与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2分
(3)促进了我国的统一大业和世界和平。2分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不要漏点,本题要回答的问题共有四个:时间、内容,实践事例、意义。而且要注意是已经实践的事例。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邓小平说:我们国家,国力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如果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责任。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他所说的话反映的中心问题是什么?为此他作了哪些努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教育方面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中心问题:重视教育的思想,“科教兴国”战略。努力:“文革”后,拨乱反正;恢复教学秩序;恢复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的中小学教材;倡导尊师重教。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他又提出“三个面向”,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措施:在基础教育方面,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制定了《义务教育法》;在中等教育方面,实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在高等教育方面,增设了一批新兴的边缘学科专业,建立了学位制度,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在教育投资上,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机制。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邓小平为我国教育的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根据所给的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总结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针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说:“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
A.矿业资源互补
B.人力资源共享
C.科学技术交流
D.消除贸易壁垒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欧共体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反映了法德在煤钢的合作。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邮政总局发行的一套有关两岸关系的纪念封。其寓意是

A.和平统一反“台独”
B.海峡两岸盼通邮
C.“九二共识”促统一
D.“一国两制”指方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中可以看出通过望远镜观察,在海平面上面有一只衔着信件的信鸽,联系题干“20世纪80年代”,可知其寓意是海峡两岸盼通邮,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图片没有体现,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