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王安石变法》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12-14 03:30: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表是北宋几个年度的财政收支情况明细,从中得出的信息是

年代
收入(单位:贯)
支出(单位: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所出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 A. 北宋财政收入不断下降,入不敷出,出现积贫
B. “积贫”“积弱”引发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C. 冗兵、冗官开支浩大,是北宋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D. 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赔款是北宋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收入逐年下降,支出逐年上升,故答案选择A项。
点评:王安石变法的背景:(1)阶级矛盾尖锐:北宋初年,宋朝统治者由于对土地兼并采取“不抑兼并”态度,导致三分之一的自耕农沦为佃户和豪强地主隐瞒土地,致使富者有田无税、贫者负担沉重,连年的自然灾害加剧了农民苦难,因而造成各地农民暴动频繁。(2)民族对立严重:北宋与西夏和辽国发生多次战争。(3)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突出:改革派与守旧派斗争激烈。(4)“三冗”危机(冗官、冗兵、冗费导致财政危机)。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社会危机,其根源有
①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②不抑兼并的政策
③重武轻文,地方割据严重
④经济停滞不前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关于方田均税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目的是公平收税标准
B.是王安石变法措施中最受地主官僚反对的
C.收回地主兼并的土地,公平分配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大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方田均税法的内容是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每户占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从上述措施上看,官僚地主无法再隐瞒土地、少缴赋,因而激烈反对此法,B‘项正确。A项看似正确,实际错误,方田均税法不是改变征税标准问题,而是清查“偷漏税”问题。方田均税法没有改变土地所有权,故C项错误。方田均税法只是增加了政府的收入,而未增加社会财富,因而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读书非常广博,儒家经书、佛经、诸子百家、医书、小说无所不读。早年随父辗转南北,到过很多地方,了解了社会现状,很早就立下了 “矫世变俗”的雄心壮志。担任地方官多年,每到一地,来不及休息,便立即考察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并着手推行一系列改革。调到中央任职以后,以 “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曾先后两次被罢免相位,但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人称“拗相公”。

王安石
材料二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是提出课题。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展开讨论:甲:青苗法类似于今天的银行贷款,打击了当时普遍存在的高利贷行为,对人民有利。乙:青苗法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纯粹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同意甲、乙哪种说法?试述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面的讨论,为他们的研究拟定一个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北宋中期社会问题严重,时代需要改革家;王安石具备了改革者的素质。
(2)同意甲:青苗法在打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抑制兼并、保障农业发展等方面对人民有利。
? 同意乙:青苗法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变成了变相的苛政。
(3)青苗法作用之我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王安石颁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
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限制大地主的利益
C.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D.巩固加强中央集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