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12-14 03:30: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从古至今,民生问题都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告诉)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救济)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摘自1 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民生问题真正受到了关注,共同富裕被毛泽东视为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但他的方法不都是对头,例如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就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邓小平语)……如果寄希望通过平均分配来实现共同富裕,其结果必然导致共同贫穷。……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生问题的理解包含着物质、政治、精神三个方面。
                 ——肖冬梅、陈湘舸文章(《探索》2009年第4期)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2分)反映了他的哪些思想主张?(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对民生问题的认识(2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不能照抄原文)(4分)。这些主张在当时是否实现?(2分)简要说明你的理由?(2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与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有何异同(6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是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的?(4分)


参考答案:(1)主要观点:主张国君(或政府)组织救济,不主张个人实施救助。(2分)思想主张:体现仁和礼的思想(或者等级观念)(2分)。
(2)认识:将民生问题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的解决)(2分)。
办法:通过政府行为来解决问题;政府通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通过社会福利调节社会财富的再分配(4分)(答对一个要点得2分,两点即可)
没有实现。(2分)因为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实现民族独立,国家不能走向富强,所以民生问题就不可能解决)。(2分)
(3) 目标上都追求共同富裕(2分)。方式上毛泽东搞平均分配,一刀切(2分);邓小平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渐进地达到共同富裕(2分)。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2分); 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或者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等。(2分)


本题解析:(1)仔细阅读材料一,可以直接概况出孔子的救济观点,从孔子主张社会救济应由统治者来实施说明他认为统治者应该对民众实行“仁爱”,同时他又不主张个人救济,说明他认为个人不能僭越自身身份,个人作为应符合礼制;(2)从材料二中的文字内容可以概括出孙中山对民生问题的主张和解决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主张在当时的中国无法实现,具体原因可以从中国的内外环境和理论本身的缺陷来回答;(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二人都认识到了同富裕对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但二人在实现共同富裕的方法和措施上有很大不同。结合邓小平对民生问题的理解思考新时期中国人民是如何把这一指导思想付诸实施的。
点评:材料以古今如何认识和解决民生问题为切入点考查中国社会的进步,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社会的进步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从任何一个方面进行纵向的梳理和归纳均可看出社会进步的痕迹。对于此种类型问题的考查,还可以从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创造等方面进行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从经济角度看,秦始皇统一中国最大的作用是
A.统一了度量衡  
B.统一了货币
C.确立了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
D.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秦始皇灭六国,实现了中国统一,结束了战国以来长期战乱纷争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A、B两项只涉及某个方面的作用。C项不符合题干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未来的五年,世界经济将出现8—6—4—2的发展格局,具体而言: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将年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年均增长6%,世界经济将年均增长4%,发达国家将年均增长2%,亚洲的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
A.不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已经不存在
B.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保护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C.世界经济重心已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D.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正在不断加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和其他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亚洲的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这表明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正在不断加强,D项正确;A、B叙述错误;C项材料没有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农业生产关系进行变革和调整的顺序是(?)
①农业合作化?②土地改革?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人民公社化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②①④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学者指出:“智者并不是为智慧而教授智慧的思辨家……其目的是培养能够在政治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人。”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与该观点相悖的是(  )
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在政治方面主张“无为”,与材料中“在政治活动中获得胜利”直接相悖。故C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