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12-14 03:25: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不是德、日法西斯专政形成的相同因素是
A.法西斯势力活动猖獗
B.经济危机的影响
C.群众的复仇心理
D.统治集团的支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表现在
①两极格局已经终结
②美国独霸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③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④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
⑤世界已加速向多极方向发展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当今国际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强强相争
B.两极格局
C.一超多强
D.多极格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不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B不对,1991年苏联解体宣告两极格局?瓦解;D不对,当今国际格局日益向多级化方向发展但多极格局尚未形成;C正确,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一超多强”格局的形成及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考点:当今国际格局
点评:对于多极化发展趋势的认识:多极化力量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在多极化的形势下,各极相互制约会产生均衡,而均衡客观上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在当前多极化的趋势下,一二个大国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世界,各国相互制约,谈判和协商已成为大国解决问题和争端的主要手段。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多极化毕竟是未来的发展趋向,还未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其原因在于:两极格局解体后,前苏联国家的政治经济还存在治乱兴衰的不少未定因素;美国的经济实力处于变化之中;德国、日本两国的外交战略还需要较长的调整;中国的综合国力也在不断变化。上述对国际关系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力量,自身都处在较大的发展、变化之中,一时间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局面,由此决定了新世界格局的形成必然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2011年10月温州十校联合体15题)《美国国务院1999年人权报告·导言》称:“当前正在出现许多由公私双方行为者共同编织而成的跨国人权网,这是一种未受人们注意的第三种全球化。”美国之所以这样解释全球化,其目的是
A.推动国际人权事业进步
B.通过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
C.阻止世界多极化趋势
D.压制别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目中的时间信息“1999年”,此时两极格局已经结束,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但美国希望建立单极世界。从材料信息看,美国认为,全球化又是“人权”的“全球化”,即美国希望把美国的人权标准推向全球。这反映出美国希望通过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故B项正确。
考点:世界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关系
点评: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是一超多强,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推行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其形式可多经济、政治和文化多方面体现,知识考查时,须剥落事物的表面,了解其本质。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对于世界人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迟到的祝福,而对于当时法西斯侵略的形势来说,它的来到又可谓是姗姗来迟。下列有关这一同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法西斯的侵略已严重威胁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B.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其形成起了催化剂作用
C.美苏英中是四大核心国家
D.它的形成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从而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斯大林格勒会战,对争得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作出了决定性贡献;而不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是二战的转折点,故D项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点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从其形成背景、建立过程、产生的影响三个方面来分析。(1)背景:德、日、意法西斯侵略扩张,法西斯国家成为全世界人民的敌人。(2)过程:美国改变以往的中立态度,修改“中立法”,并通过租借法案,加强对英、苏、中等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1940年,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开始抵抗德国;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3)意义: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二战胜利进程。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